最关键的是将原本极为臃肿的三司拆解之后,机构虽然更多,部门虽然更庞大,却少了曾经职权互相重叠,互相影响的情况,大家各司其职,自己部门干自己部门的事情,反而显得轻松了许多。

    这就是部门减重的意义。

    唯一不满的,或许就只有新任财政部长程琳,以及教育部侍郎夏竦。

    特别是夏竦,他还以为自己能捞到个部长职务。

    但可惜政制院打压,上得不位。

    谁让他嘴贱呢?

    程琳是三司分权之后,原本堂堂计相变成了一个尚书,相当于原来分管度支的三司副使,让他怎么满意得起来?

    早朝以及之后也多次上书给赵祯反对,但可惜大势不可改。

    这次官场改制是闲散官员们的一场狂欢,满朝上下支持者占绝大多数,凭他一个人自然无法改变。

    于是就这样,整个景祐改制顺利完成。

    人员重新分配,机构精简,部门之间由政制院进行协同统一管理,远比曾经混乱的制度效率快得多。

    刑部那边加班加点,也已经把各部门章程做了出来,确定了职责制度。

    如财政部程琳是主要负责人,下面的分支机构,也由各司司务管辖,精准到个人。

    一系列的改制,让汴梁官场焕然一新,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当然。

    不管任何制度,效率主要还是人在做。

    如果官员懒政怠政,即便是确定了职责,明确了上下级,划分了责任制度,该效率低下还是得低下。

    所以这就要看政制院的魄力。

    至少目前摄于盐铁司的前车之鉴,又恰逢改制之后,新进来的冗官散官们急于表现证明自己,该有的行政效率还是不慢,比以前强得多。

    与此同时,汴梁东城外每天还在砍头杀人,那东郊外的草地,都快被鲜血染红,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腥臭味道。

    汴梁的百姓也见惯不惯了。

    官员们谈不上人人自危,主要也是赵骏砍头杀人,不像朱元璋那么夸张到每次都砍几千官员。

    他杀大部分都是黑恶份子,在官员眼中,本来就属于该杀的人。

    这些官员在自身利益集团受损的时候,会选择抱团一起对抗。但他们看待底层百姓以及那些与自己利益无关的黑恶份子,跟看下等贱民没什么区别。

    因此这场杀戮在官场上其实形成不了多大动荡,但在民间,影响力还是空前绝后,汴梁黑恶一时被清空,地下也干净了许多。

    又过了十多天的时候,到十二月中旬,随着年关将近,街面上因寒风带来的冷清,也愈发变得热闹起来。

    百姓们纷纷出来上到街市,开始为年关做准备。

    开封府拆了咸宁坊的一处大豪宅,八作司承建,改造成一处商业街,现在正在修建当中。

    官府甚至还在惠民河边码头又修了一条路,将原本就不远的街道连在一起,这样显然会让这条商业街在未来成为一条寸土寸金的地方。

    如今朝廷段时间内倒是不缺钱。

    一来秋税收上来了,目前国库有四千多万贯。二来赵骏杀了一万多人,疯狂抄家,没收大量财产。

    光内城外城的宅邸就缴获了一千多栋,其中鬼樊楼楼主以及无忧洞洞主旗下的不动产加起来,价值一百多万贯,还有几十万贯的现金,林林总总加起来,达六七百万贯以上。

    所以在有了钱之后,官府不仅大力从南方购置粮草,还在城内大兴土木,雇佣底层劳工,修桥铺路,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维护好汴梁城市风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