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白话文运动。

    注意。

    这个白话文运动跟后世的还是不一样。

    可以理解为宋朝的白话文运动,但宋朝的白话和清末民初的白话还是有很大差别。

    最直观的就是宋朝的白话更贴近于文言文的简化版本,而清末民初的白话,其实已经跟后世的普通话非常接近。

    诏令规定,以后书面语要尽量口语化,不要再像从前那样写晦涩难懂的繁体字文言文,而是用简体字口语文来书写,写给民间百姓看的,更要如此。

    因此你以为的白话文运动,“吾未杀汝,汝何擒我?勿诬我也。”应该翻译为“我没有杀你,你为什么抓我?伱不可以随意诬赖我。”

    实际上的白话文运动,“吾未杀汝,汝何擒我?勿诬我也。”就是“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休要妄指平人。”

    跟《水浒传》《红楼梦》对话台词很类似,这个过程并不是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而是民间白话,用民间比较常用的语言表达,所以情况不一样,阻力也不一样。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赵骏站出来问。

    百官们互相对视,有人摇头道:“还请知院解惑。”

    “很简单,为的是高效传达上面的政令,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让百姓都清楚朝廷是什么意思。”

    赵骏双手背负在身后,看着百官们说道:“咱们平日里说的白话从隋唐时期开始就盛行,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都说白话,这样就能更容易理解对方想表达的含义。”

    他继续说道:“但在书面用语当中,朝廷还是以文言为主,这严重妨碍了政令下达。若是改为白话,朝廷就能更好地向基层传达政令,更好地把事情解释清楚,而不像现在这样,一道政令下去,百姓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可是.”

    有人提出质疑道:“这样做真的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吗?以前的字只需要寥寥数十个字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花上百个甚至数百个字呢?”

    “因为文字需要简体化,意思也需要透明化。不然一个字好几层意思,百姓的文化水平本来就不高,如何能理解?”

    “地方自有县令,皆进士出身,朝廷的政令传达下去,地方县令、知州自会给百姓解释。”

    “想多了,下面歪曲上面的政令,肆意妄为的地方官员还少吗?光去年就有一百多个不称职的县令被降职、罢官,里面就有不少借着百姓看不懂政令,巧取豪夺,凌虐百姓。”

    赵骏摇摇头道:“归根到底,这是个解释权的问题。你们想把朝廷的政令解释权攥在自己手里,但朝廷想让天下百姓人人都理解,从此不再被官府、地主、豪强肆意欺压,让他们明白,朝廷对他们充满了善意。”

    一时间,场内颇有些骚乱。

    大家纷纷听着赵骏的话,不少人都陷入了沉思。

    因为赵骏很直白地说出了解释权的问题,不管有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大家就都忽然明白,似乎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用文言文书写的话,那一个字就好几层意思,有的时候往往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所以朝廷如果想把书面语进行口语化,大家理解起来就快很多。

    比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换成“师长,是教授你学识的人”,是不是就通俗易懂许多?

    以前其实有不少人没想过这个问题,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书写起来太麻烦,毕竟如果换成文言文的话,以前几个字能解决,现在要多写几个字,肯定有人不乐意。

    但仔细想想,如果站在通俗易懂的角度上来看的话,似乎这样做确实很有道理。而且宋代白话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