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攻破河洛,这四年当中有明确记载的屠城行为便有二十九次。

    十四年前,阿里合欢都击败其他兄弟继承皇位,第一项举措便是暂时停下景军扩张的步伐,一边暗中扶持燕国立国,一边对西边的赵国施以怀柔之策,将精力主要放在内部。

    这些年来,景帝通过各种分化、拉拢、打压和利诱的手段,解决了朝堂和军中大部分混乱的问题,让景廉族逐步完成从部落联盟到王朝体制的转变。

    如果没有他这十多年的改革,景朝若是沿袭乌古在位时的扩张步伐,必然会因为无法维持内部的秩序,继而导致分崩离析。

    在休养生息很多年后,景帝终于向外亮出锋利的爪牙,一出手便是势若惊雷,仅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吞并西边的赵国。

    景军在庆聿恭的指挥下,已经于半个月前攻破赵国最后一座城池长水,赵国皇室被杀得一干二净,从此这个国号被彻底从人世间抹除。

    庆聿恭在完成后续所有布置后,返回大都面圣禀奏,然后景帝便邀请他来皇家猎场散心。

    君臣二人缓步而行,庆聿恭拖后半步,满怀歉意地说道:“雷泽平原一战,我军损失惨重,是臣没有安排妥当,而且怀瑾那孩子过于冲动,还请陛下降罪。”

    在景帝的坚持下,景朝如今在很多方面效仿南齐规制,大都城内便有很多同文馆,其中不乏一些当世大儒,大多是景帝从北方民间请来的文坛大家。

    若是从言谈举止判断,如今的景朝高层和南齐几无区别。

    景帝神色淡然,悠悠道:“一次败仗不足为惧,更何况这一次南齐精锐齐出,萧望之和厉天润并肩联手,便是你亲赴战场也要谨慎对待,更何况是那些经验有所欠缺的年轻人。朕知道你心有愧疚,但你莫要责怪永平那丫头。”

    说到这儿,他转头看了庆聿恭一眼,强调道:“此战是谋良虎等人所谋,永平只是参与其中,而且没有强行干涉几员大将的决策。”

    永平便是指永平郡主庆聿怀瑾。

    庆聿恭垂首道:“陛下宽仁,臣代怀瑾叩谢圣恩。”

    景帝摆摆手,微笑道:“话说回来,南齐那个陆沉倒是令朕眼前一亮。本以为萧望之年迈、厉天润身体欠佳,这两人总活不到几百岁,下面的将领可领一军难当全局。朕以为南齐边军将来后继无人,不成想突然之间会冒出来一个陆沉。”

    庆聿恭眼中并无轻视,沉吟道:“此子虽然年轻,用兵却不墨守成规,尤其擅长行险布局,与萧望之、厉天润二人的风格皆不相同。此番忠望领兵南下之前,臣特意叮嘱过他,要防备对方在迂回机动之中找到机会展开突袭。”

    “能够得到伱这番评价,想来那个陆沉确实算得上年轻有为。”

    景帝洒然一笑,并未在意庆聿恭后面那句话,缓缓道:“其实雷泽平原之战的失败也能给朕和朝中文臣武将提个醒,南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孱弱。这十多年来我朝与民生息,南齐也逐渐缓过劲来,李端比他的父皇要强出很多,再加上南齐边军那些善于领兵的将帅,将来景齐之战不见得易如反掌。”

    “陛下所言甚是,不过在臣看来,南齐继续反攻对于我朝而言,倒也不算一件坏事。”

    “哦?”

    “陛下,南齐内部矛盾重重,左右二相政见对立,皇帝和江南士族存在很大的分歧。眼下他们凭借边军的胜利可以压制住朝中反对的声浪,一旦边军失利必然会引起反噬。再者,南齐将战线拉得越长,其中就会有更多的漏洞。相反,如果南齐据江而守,依靠靖淮两地偏安一隅,我朝若想强攻反而会更困难。”

    庆聿恭对于南边的局势自然了如指掌,简明扼要地分析了一遍。

    景帝微微颔首,忽地驻足望着头顶辽阔而又澄澈的天幕,悠然道:“郡王何不将视线放得更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