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薛家不如趁此先行沉寂,置办族学、田产,待后辈子弟厚积薄发,总好过勉力维持着皇商底子,终日惴惴不安,担忧着旁人算计。”

    宝钗听得此言,只觉李惟俭此番是推心置腹了。她抬头便迎上那一双清亮的眸子,心弦不禁又被拨动,只得连忙垂下螓首装作喝茶思忖。

    好半晌平复心绪才道:“俭四哥说的在理。”顿了顿,说道:“下晌那会子,大太太来了一遭,说有人给大老爷递了拜帖,话里话外都是为着薛家的皇商底子。”

    “可知那人身份?”

    宝钗就道:“说是大同的车庆和。”

    果然是此人!李惟俭心中再无犹疑。思忖着说道:“车庆和递了拜帖,必是想与薛家谈一谈。皇商底子可是稀罕物儿,薛妹妹……嗯,薛家不妨明码标价,总不好吃了亏。”

    宝钗说道:“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先前皇商底子往外转,总要个三万两银钱。我家承接的差遣不好不赖,想来还能再往上提一提。”

    大顺承明制,官无封建、吏却有封建!

    府、县乃至六部衙门里各级吏员,或父死子替,或临退前转手,此为顶身银。

    受此风气,便是皇商底子都有顶身银,差遣不好赔钱多的,最低三万两;油水丰厚的就不好计算了。

    那车庆和家资百万,早前为着个油水丰厚的皇商底子,拼尽家底也不曾选上,由此可见一斑。

    李惟俭便思忖着,只怕薛家这皇商底子起码也要个五、七、八万的。

    对面的宝钗心中又是一番心思。她本就属意李惟俭这般顶天立地的男子,先前妈妈、哥哥将其得罪死了,自己此番厚着脸皮来求问,俭四哥却不计前嫌,处处为薛家着想。两厢对照,愈发显得薛家无礼简慢。

    她只趁着李惟俭低头饮茶时,凝神死死的看了一眼,好似要将面前的男子烙印在心中一般。

    薛家皇商底子此番没了,落败只是早早晚晚的事儿,为今之计只有依附大树,这才好照应着薛家不被外间的豺狼虎豹吞噬了。她与俭四哥……终究还是有缘无分。

    李惟俭转头瞥过来,宝钗慌忙避过头去,又攥着帕子掩口轻咳两声。

    宝钗心中想着,多一眼少一眼又何妨?终归是不可能的。

    于是她起身道:“多谢俭四哥点拨,我如今大略有了数。待回头儿与姨丈、大老爷商议一番,皇商底子既然保不住,总要多讨些银钱才是。我……我这就回了。”

    李惟俭起身:“我送送薛妹妹。”

    “俭四哥留步吧,左右也不远。”

    宝钗话是如此,李惟俭还是起身将其送出了小院儿。

    待重新回返正房里,拾掇着的晴雯就撇嘴道:“姑娘家家的,也真舍得下面皮。四爷,”她忽而看向李惟俭:“您不会是对宝姑娘有意吧?”

    “哈?”方才坐定的李惟俭略略诧异,随即笑着摇头:“你想多了。”

    宝钗好是好,奈何家世实在太过糟心。只是深宅妇人一味护犊子的薛姨妈,混不吝的呆霸王薛蟠,有这二人在,倘若结了亲,说不得来日便要面对无穷的麻烦。以薛蟠的性子,没准儿都会将李惟俭拖下水!

    此时结亲,既要看人,也要看门第。李惟俭不求对方大富大贵,但家风定然不能是薛家这般的。他与宝钗……若薛蟠死了,倒是能考虑考虑。

    再有,还要看宝钗的心意。宝姑娘可是个心思深沉的……嗯,再看吧,左右他才十三,宝钗才十二,日子还长着呢。

    晴雯闻言狐疑瞥了两眼,这才说道:“不是就好……宝姑娘瞧着虽好,但薛家就有些……四爷心中有数就好。”

    且说宝钗回了梨香院,将李惟俭所说复述了一通,薛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