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正常情况下,香江那边的新闻,要过段时间才会传到大陆这边来,中间有个时间差,但是这次《想飞的钢琴少年》票房在香江刚刚超过五百万没两天,新闻就已经见报了,甚至比一些香江本地的报纸还要快,效率高的有点异常。

    而之所以如此,因为新闻的内容是张有安给他们提供的。

    《想飞的钢琴少年》的票房刚在香江突破五百万,张有安就联系了两岸三地的一些媒体,让他们帮助宣传,左立他们看到的这个新闻,也是张有安联系的。

    内地这边的媒体,也不用张有安花宣传费,能从张有安手里得到第一手资料,他们也非常高兴,这本来就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

    虽然《想飞的钢琴少年》是燕京跟汤臣电影公司联合出品的,但是在新闻里面,只给它打上了内地电影的标签,就是为了让受众认为《想飞的钢琴少年》为内地电影争了口气。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确实有些用。

    自从这个新闻出来之后,其他报社也相继跟着报道,而且在报道的过程中还有了一点点小小出入。

    在最开始的报道里面,说的是《想飞的钢琴少年》以黑马之姿,逆势在香江拿到五百万的票房,后续很有希望能够突破到一千万。

    虽然新闻描述有点夸张,比如一千万这个数据,其实在香江不算什么,而新闻给人的感觉却好像一千万很厉害。

    但是不管怎么演,最初的报道给出的数据都是真实的。

    而后面有些媒体在转述的时候,就变成了《想飞的钢琴少年》是香江票房的年度黑马,已经拿到了千万票房,成为内地在香江上映的最卖座电影。

    这些“误会”,让《想飞的钢琴少年》热度变得更高。

    好多影迷也好奇,这《想飞的钢琴少年》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为什么这么受香江的影迷喜爱,毕竟香江电影那么出名,能在香江逆向输出很不容易,他们也带着这份好奇走进了电影院里。

    《想飞的钢琴少年》这种电影,想要成为爆款是很难的,但是因为这些新闻,内地票房也确实有不小的提升。

    其实相对于香江跟台岛,内地的宣传手段还是比较单一的。

    在香江跟台岛,很多报道直接把《想飞的钢琴少年》标上了“音乐生最应该看的电影”、“父母最应该看的电影”,宣传效果也确实不错。

    主要还是前期成绩确实不错,所以后期加了不少宣传费用,而这些费用基本上都被张有安用在了这些通稿上面了。

    ……

    “阿毛哥,来了,来了。”

    在《青蛇》拍摄地不远处,一辆面包车里面,一个戴着卡其色太阳帽的年轻男子拉了拉旁边正在睡觉的同伴。

    同伴原本在假寐,听到声音,连忙爬起来,迅速把相机抱在手里。

    马路的另一边,一辆小巴车缓缓地朝着小青他们所住的那座院子驶去,两人这段时间一直跟在《青蛇》剧组后面,所以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周彦的车。

    周彦的车特别好认,别人都是轿车,就他每次来是坐小巴车。

    小巴车到了院子门口停下,周彦带着弟弟妹妹们从小巴车里面下来,然后径直进了院子。

    两个娱记看了半天,并没有按下快门,每天都是一样,没什么新鲜的。

    他们最想看到的,就是周彦能跟张蔓玉同时出现。

    之前张蔓玉写情书的新闻热度还没有完全消退,如果这时候能够拍到周彦单独跟张蔓玉在一起的照片,又能写一篇精彩的新闻。

    “唉,又是老样子啊,阿毛哥,我们要不要去追其他新闻吧,这里没什么潜力可挖。”

    阿毛看了眼同伴,又闭眼假寐起来,“肥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