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余桦看了眼四合院的门牌号,确定没有找错地方,然后抬手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门开了,张一谋、巩莉还有一个年轻人站在里面。

    张一谋笑道,“来得还挺快,快进来吧。”

    余桦笑着点点头,“我是一路马不停蹄赶过来的。”

    进了院子之后,张一谋为余桦介绍,“这位是咱们的配乐指导,周彦周指导。”

    看着周彦,余桦颇为意外,张一谋打电话给他的时候,告诉他要来配乐指导家吃饭,他想着,配乐指导,至少也有个三四十岁,没想到这么年轻。

    “周指导,你好。”余桦笑着跟周彦打了声招呼,随后又将手里的红色塑料袋提到周彦面前,“第一次来,也不知道该带点什么,就随便买了一点水果。”

    周彦笑着接过塑料袋,“我家马上都能开水果店了,咱们进屋吧,外面挺冷的。”

    四人进了客厅,周彦一边给余桦倒茶,一边笑着说道,“我跟张导还有莉姐也好久没见了,张导好不容易来一次燕京,我自然是不能放过他的。而且我本人也是余老师你的忠实读者,所以一听张导说晚上要请你吃饭,我就主动把这事给揽过来了。这临时改地方,也给你添了麻烦。”

    三言两语,周彦把今晚这个局的变动解释清楚之后,顺便也捧了一句余桦。

    捧人是周彦的被动技能,不过捧余桦也是他发自内心的,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对余桦的作品接触的实在太多了。

    余桦接过茶杯,笑道,“我没有别的优点,就是吃饭积极,只要有的吃,改到通州我都没意见。”

    等他接过茶杯,周彦又掏出烟给他让了一根,余桦接过烟,下意识要点着,随后又停住了动作,“这有女同志在,还是不抽了。”

    巩莉笑道,“没关系,不用管我。”

    余桦也就客气一句,他根本控制不住,听到巩莉这么说,他就笑眯眯地把烟给点着了。

    因为周彦跟余桦是第一次见面,张一谋就主动挑起话题。

    “其实说起来,你们两个应该有共同语言,周彦除了做音乐、做电影之外,也有发表。”

    听到周彦还发表过,余桦吐了口烟,意外道,“哦?是在哪儿发表的?”

    “我发表的不多,主要是在《燕京文学》上。”

    听到《燕京文学》,余桦也是来了兴趣,虽然他现在跟《收获》那边联系比较紧密,但《燕京文学》在他的文学之路刚起步的时候充当着重要角色。

    “哪一期有你的作品?《燕京文学》基本上我期期不落的。”

    “他有一部叫《树洞》,你有印象么?”张一谋说道。

    “树洞?”余桦的脸上满是惊讶,他看着周彦,“你是周产?”

    周彦点头,“嗯,周产是我的笔名。”

    听到周彦就是周产,余桦的表情变得奇怪起来,周产这个作家,在之前《镇长之死》出来的时候,他就有关注了,后来又看到《清水里的刀子》以及《树洞》,印象就更深了。

    上次他跟刘振云聊天的时候,还聊到周产这个作家,他们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作家都挺好奇的。

    中国的文学圈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现在比较活跃的一些作家,大多都彼此认识,他们这一批很多作家之前都去鲁迅文学院学习过。

    如果是在燕京常驻的话,那见面机会就更多的了,各种研讨会之类的活动,都能碰到。

    余桦之前压根没想到周彦会这么年轻,他自己当年刚开始写的时候,应该跟周彦差不多大,二十岁出头。

    但当时的他,更多是在学习跟摸索,一开始寄出去的很多作品都没有人要,别说是《燕京文学》这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