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吃过饭之后,周彦去录音棚看了工藤静香的专辑录制。

    她现在正在录制的是《恸哭》,这是她的大火单曲之一,去年发行之后卖出去了超过百万份。

    不过这首歌是翻唱,原唱是中岛美雪,这次录制中文专辑,尾木制作也把它做成了中文歌,放在了里面。

    录制过程中,工藤静香的表现没什么问题,毕竟她对这首歌已经很熟,唱了不知道多少遍。

    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中文发音了。

    虽然工藤静香最近进步很大,但毕竟是突击的,很多歌词唱的还不是很顺畅。

    但这个短时间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周彦也不能帮她什么。

    当然了,就她现在这个发音,基本上已经够用了。

    对于中国内地市场来说,能有一个霓虹女歌手专门发中文专辑,已经非常有噱头,更别说工藤静香现在在亚洲本来就火。

    这张专辑出来,肯定会受到广泛关注,为她打开内地市场。

    其实这首歌的人声部分问题倒不大,周彦觉得他们的编曲问题比较多。

    中岛美雪那一版编曲主要用的是电吉他跟架子鼓,这也符合中岛美雪早期的风格,比较躁动,狂放,配合中岛美雪粗犷的声线,也算相得益彰。

    而工藤静香这一版,则舍弃了电吉他,使用了提琴,这也是为了跟工藤静香的声线靠拢,但是前奏采样依旧高亢,如此就和后期人声的风格有明显断层。

    编曲改了,但是没有改到底,有些顾头不顾尾的感觉,不如在前奏铺一段小调,将曲风彻底改得柔和一点。

    这样,既能更加贴合工藤静香的声线,整体曲风也能跟中岛美雪彻底区分开。

    还有就是编曲中对于筒鼓和军鼓的运用,这年代的流行歌曲,不管是筒鼓还是军鼓的音色,都喜欢把混响空间做得很大,对那一下的打击质感非常强调。

    旋律本身又没什么转调,听歌的时候就会明显感受到“咚咚咚”的声音,这个特征不仅仅亚洲歌曲有,欧美也是一样。

    为什么大众在听到八九十年代歌曲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认出来,不仅仅是因为旋律的风情,也跟这样的特征有关系。

    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这样做,太过中规中矩,非常缺乏新意。

    不过周彦不是工藤静香的制作人,没有必要给自己找事,所以就没提这些。

    在玻璃外面看了一会儿,感觉没什么问题,周彦就回到了自己办公室,他自己事情一堆,也不可能一直跟工藤静香那耗着。

    《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曲子虽然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完善,还有《大话西游》的配乐也要正式开始写了,前两天杨国辉还打电话问了这事,虽然没有明着催周彦,但是意思周彦也知道,就是希望他能快点。

    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放牛班的春天》,确实对《大话西游》的配乐没有太上心。

    大概过了一個多小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他头也没抬,顺手把电话接了起来,“你好。”

    “周大导演,在忙么?”

    听到是张一谋的声音,周彦笑道,“张导,怎么突然给我来电话了?”

    张一谋笑呵呵地说道,“你可别跟我装蒜啊,我打电话找你干什么,你还能不知道么?”

    周彦有些懵,“我还真不知道,怎么了?”

    “我来跟你兴师问罪的。”张一谋佯怒道。

    周彦更懵了,“我这是犯了什么罪?”

    “啧啧,看来你是真不知道。我这不是要拍《上沪往事》么,本来是想请李雪健来演六叔的,我今天给那边打电话才知道,被你给截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