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二天,洪奔就把名单送给了周彦。

    这次周彦总共从长安厂调了十二个人,不过只有六个人表示愿意留在燕京厂。

    这个结果有点出乎周彦的意料,他以为,这十二个人,至少也有八九个人会决定留下来。

    他倒不是对自己的个人魅力充分有信心,而是因为来燕京厂对这些电影工作者们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长安厂现在的发展大不如前,而燕京厂在首都,各方面的资源不会差。来到燕京厂之后,他们的发展肯定会更好。

    不过细想之下,确实也正常,这些人都是拖家带口的,如果真的借调到燕京厂来,代表着他们的生活将会有巨大的改变。

    只是调来进剧组,只要一两个月就能回去,就当是出差了。

    但如果真的借调过来,以后回家的机会就少了,关键是他们是借调过来,关系都还在长安厂,未来的不确定性比较大,还真不太好规划。

    周彦拿着名单琢磨了一会儿,给韩三坪打了个电话。

    韩三坪听说有六个人愿意留下来,跟周彦的反应很不一样。

    “竟然有这么多人愿意留下来?”

    韩三坪深刻地知道,借调过来,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大事情,而且燕京厂也没有给出什么更好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一半的人都愿意留下来,可见周彦在这些人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高。

    “这几个人基本上都是最早跟着我的。”

    洪欣、林娟、蒋梦飞、刘清,这四个人,是最早跟周彦认识的,当年《大红灯笼高高挂》拍摄的时候,他们就在一起了。

    后来周彦自己执导短片《蚁蛉》,也多亏了刘清他们的帮助。

    “那更好,这样才靠得住。”韩三坪笑道,“那行,我就按照这份名单去跟长安厂要人了。”

    “一下子要六个人,会不会有什么困难?”

    “问题不大,我这点面子还是有的,而且现在长安厂没什么项目,那么多人的工资也是个负担。”

    如今政策改变,各大电影厂自负盈亏,大家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

    特别是像长安厂这种,之前那么辉煌,厂里面人员众多,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巨大,这时候燕京厂帮他们解决部份人员的薪资,其实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情。

    别说六个人,就是十二人都调过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韩三坪敢调人,是有底气的,有汤臣公司的合作,他们电影厂现在真不是特别缺钱。

    霍建起这又有了一个新项目,光是这一个项目,养一个剧组几个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要把汤臣给稳住,他们后面的项目不会少。

    对于韩三坪的话,周彦一点都不怀疑,韩三坪这个人做事,还是挺有把握的。

    “行,三哥,那这事就麻烦你了。”

    “你这话说的,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

    ……

    第二天上午,周彦刚准备从家里走,就接到了肖灿的电话。

    “周导,有个事情要跟你汇报一下。”

    “嗯,你说。”

    “将军坨小学,想要租我们的学校。”

    “将军坨小学?他们想怎么组?”

    “他们的意思是,让我们出个价,他们看合不合适。”

    周彦皱眉道,“这事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吧?校址的迁移,是否需要上级部门批准?”

    肖灿笑道,“我侧面打听了一下,这事应该就是上级领导授意的,不然的话,他们小学估计也不敢提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