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攻伐出去,更为重要。”

    “在外逆贼极多,仍需要大军不断征讨,将不尊汉廷之命者,一一收服。”

    荀彧的这番话,让曹操注意到了另一个解决方式,不必和天子与诸公在朝堂之上周旋,带兵出去打仗亦是一种选择。

    以此,可以让在内的这些大臣无话可说,也可将钱粮真正用在该用的地方上。

    “主公放心,我这就去上书于陛下,将此事进言于圣驾前。”

    “不必,明日朝堂上,再说便是,我相信这些公卿之言,未必是陛下的想法,”曹操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道:“有文若在,后方可堪无忧也,否则我在外征战,后方却被这些公卿暗害,呵,又该向谁诉苦。”

    “公卿之意,应当就是陛下旨意吧,”荀彧忽然嘀咕了一声,引来了曹操的哂笑。

    “未必,文若你是君子,但不代表满朝公卿都是君子,他们心里要的是权势,想要一手掌控朝堂,将我驱逐出去,或许仍旧羞于与我同朝为官呢!”

    曹操的话,让荀彧陷入了深思之中,他没有反驳,却将曹操的话听进了心里,故而拱手相送曹操离去,回到衙署正堂之后却久久不能平静。

    一开始,荀彧只以为是这些旧臣因为李郭两人揽权当真,滥杀无辜,因此害怕主公曹操也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这般提防、威逼,但到此时来看,又并非如此。

    他们或许真的与主公所说一样,想要的是权势。

    但,这时候来争权夺利,撇开主公,难道不是忘恩负义?要知道若没有主公去营救,靠二袁缓慢来兵,恐怕在半路就要遭遇不测。

    李傕郭汜两人的兵马在当时可是紧追不舍的。

    荀彧的心里,留下了一些审视的种子,他会在今后去观察朝堂上的官吏。

    “若真是满朝庸碌之辈,或许我该做出抉择……”

    荀彧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心中也有些失望,而且今日看到曹操如此生气委屈,不知为何也有些愤怒。

    ……

    第二天上朝,在荀彧想要进言讨逆的时候,伏完、董承先行发难,再次提及将秋收之后两州钱粮税收用于扩建许都。

    修建宅邸、占地而兴建,让百官的衙署可以林立繁荣,令各部官吏能够征辟从属助手。

    来兴许都之昌盛,可井然有序的进行治政上衣,让雒阳的政景可以重现,让各地涌来的士子有辩经、学习之地。

    毕竟,颍川本就是文汇百年、渊源极深的一方大郡,也该重现当年的文盛之风。

    但是说完之后,很自然的被天子破口大骂。

    “尔等皆是庸碌之辈!可知当下是何境况!?”刘协把眼前案牍上的物件一脚踢到了地上,指着董承骂道:“朕一直以为你是忠臣!但你这等进言,却将朕至于昏君之地!”

    “眼下时局纷乱,各地战事不休,今年若有钱粮,应该是减轻赋税,让百姓得以安宁,如此才能资长远,宫墙衙署,难道不够华丽你们就不能处理公务吗?家宅庭院,难道不够富丽贵气你们就不能收归从属?”

    “朕,不是昏君,天下一旦万民离散,当以百姓为重,司空可调用国库之财,徐徐扩建便是,数年之内能有各部衙署、宫墙院落便好,朕并无那般要求。”

    “若是,他们再要求司空,尽可告知于朕,哪位官吏嫌弃我大喊衙署艰苦,不肯为官,也自可辞官离去。”

    “陛下,圣明!”曹操在下首之位笑得合不拢嘴,直接转头去看董承等人,看他们吃瘪的模样,心中畅快不已。

    这些人,以为刘协年幼,只知享乐,对雒阳旧都的怀念乃是想着哪些金碧辉煌、醉生忘死的金玉生活。

    其实不然,他虽年少,但却也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