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的刺杀伏击,全数告知天子陛下,至于如何定夺,当是由刘协自己来决定。

    如此说,连荀彧也没有意见。

    准备妥当之后,曹操先行令军中主簿将功劳录事全数交托尚书台,在誊抄整理后,同时拿到宫中交托给内官,再呈天子,同时曹操自己手持一分重要人物的功劳名录,乘坐车马进了皇宫。

    百官并不在皇宫之内,而是随着宗正按照此前的行程,前往南门去迎接。

    一来一去,至少需要一个时辰。

    此一节,同样也在曹操的算计之内,在他看来,若是有其他的官吏在旁提点,刘协未必能有好的判断,如此很多事不可决断,曹操若是提前去,刚好可以将一些事情阐明。

    不多时,曹操到了皇宫长乐殿,沿着宽厚精雕的阶梯上行,有黄门立刻到来为他脱去靴子,而刘协此时也早早的从华贵的位置上走了下来,一路迎着曹操而来,满脸都是笑意。

    “司空,你终于回来了。”

    “朕,一年未见爱卿,实在是心中思念!”

    刘协神色略微动容,抱住了曹操的手臂不肯放松,此刻谁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绪是无比真诚,曹操一向对刘协没有太大的好感,但此刻也是舒了口气。

    点头道:“陛下不必担心,区区扬州寿春,袁氏嫡子,并不是所谓天命所归,而他袁术,也只是冢中枯骨罢了,我给了他一个体面。”

    “所谓仲氏,如今已成为了历史,甚至算不上历史,不过是一缕浪花罢了。”

    “爱卿,在年中之时,战事不顺,前线传来的战报似乎说我汉军进攻不利,寿春极有可能守住,而冀北袁绍,几次派使者到来,想要将朕接引到魏郡邺城……朕百般不愿,幸有太尉杨彪,大理寺寺卿钟繇等,于殿上劝说百官,因此作罢。”

    “时至后来,传出司空攻陷寿春的消息,朝堂局势方才稳固,朕以为,百官恐袁氏久矣,而袁绍本来对朕的诏令便是向来不曾如何奉行,却在此时肯迎朕去邺城,朕怎能不知,他这是趁乱而劫。”

    刘协说到这,深深地叹了口气:“朕若是真的去了,其一会令在前线作战的爱卿心绪不宁,其二则是会落入他袁氏之手,日后岂不是任由他人拿捏?”

    曹操听完,大为震动,整个人都变得十分愕然,他盯着刘协看了许久,点头道:“陛下,当真是越发明智。”

    “如今,已是明君了,如此局势可瞬间判断清楚,日后定然会令我大汉繁盛。”

    这孩子,真挺好!居然这么为我曹操着想,若是他非要去冀州魏郡,那朝堂的局面将会完全不一样,想必要压制下来,还需要花费不少工夫。

    可谁能想到,他自己本来就不打算去。

    如同拔河一般,最重要的一环,便在我方,那别人又如何能将大势扯过去呢?

    “臣进殿,前来觐见,除却要向陛下复命之外,还有一事要告知。”

    “何事?”刘协见曹操的脸色严肃起来,心中也一凛。

    按常理,现在大事已毕,得胜归来,应该是非常开怀才对,但曹操却有一种十分担忧的感觉,让刘协感到不安。

    曹操后退了两步,拱手而下,道:“臣下,想要请辞。”

    “日后可做一闲官,在府邸之中养老,或是归于田园之乐,将政事与权柄,全都归还给陛下,让陛下来真正统领这大汉江山。”

    “朕?!”

    刘协吓了一跳,整个心都仿佛被人揪住一般,这是什么意思?!

    朕,朕现在还处于观学的时候,司空之能事,样样都不曾精通,只是了解,国库数目、山川领土,都只是一知半解,有太傅在教,但却还需数年,方才能得成。

    正是要能臣辅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