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谁人最需要名望呢?

    子脩。

    张韩的脑子里,自然而然的浮现出了一个名字,并且很灵性的感受到了曹操心里的纠结。

    这个能力,仿佛是随着他的智力增长,变得越发的灵便,思考时会更加轻松。

    而且因为记忆扩容,脑子里能容下的学识、记忆、甚至是更多隐秘的信息。

    “你觉得什么?”曹操嘴角浮现笑容,“说出来便是,不必担心。”

    “你的人选,我自然会考虑。”

    太急了吧。

    张韩感觉到了曹操的急切,道:“子脩乃是最佳人选。”

    “你为何如此认为?”曹操没有多少诧异,而是更为认真的问道。

    “子脩素有贤名,而且致力于内治、惠民,结交友人、开设医官署,并且多年运输后勤,立下过汗马功劳。”

    “他在豫州各地的民望也十分出众,此次冬灾由他去,方能平稳度过,而且,现在乃是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刚刚经历了大战,在来年又要兴兵讨逆,绝不能有半点错漏。”

    “主公,在下觉得,这件事若不是子脩去,就惟有韩,自荐主持了。”

    张韩郑重其事的拱手躬身,听得曹操眉开眼笑。

    嘿嘿,行。

    要的就是这句话,子脩若是不去,那就伯常去。

    我看他们怎么选,嘿,时间差不多咯。

    “嗯,你现在去宫中面见陛下,将此二事一并告知,我去尚书台,见一见文若。”

    “多谢主公。”

    张韩知道自己赌对了,果然是想要让子脩来领功绩、民望,但是却抹不开面子,不能自己亲自说出口。

    当然,不止是面子那么简单,若是真由自己力排众议,让曹昂去亲领此功,恐怕很快就会引起其余文武心志折损、暗中失落,甚至是心有芥蒂。

    若是由别人说出来,那就完全不同了,中郎将本身兼此职责,又深谙治民之道,和医官署也是关系匪浅,完全说得过去。

    更何况,是张韩去说。

    “对了,”曹操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叫住了准备离去的张韩,待他回头之后,笑道:“有一事我忘了告知你。”

    “文若说,那日宴请典韦,是想要商议成婚之事,他愿将族中得典韦心怡的女子嫁与他做妇,奈何典韦似乎并没有此意,他让我转告你一声,如果没有的话,最好还是把此前送去的贵重礼物,都再收回去。”

    “哦。”

    张韩嘴角一抽。

    心里万般复杂。

    典二愣子,我早就说了我只是随口说了个故事,你不要代入太深。

    现在好了吧,到手的姻缘飞了,还得去求回来。

    我真是……我以后再也不随口一说了。

    ……

    “啊?”

    院子外,典韦也从许褚的嘴里听到了差不多的话。

    一时竟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有楞在原地一动不动,目光沉沉,宛如遭到生活的沉重打击。

    这时候一只手拍在了他的肩膀上,“唉,兄弟,高兴点。”

    “啧,高兴个……怎么高兴得起来。”

    典韦摸了摸自己粗糙的侧脸,又轻轻地拍了拍,想了想还是算了,“罢了,没事的。”

    “最近这段时日,荀令君可能都会因为公务繁忙,无法再私情了,仁兄等来年开春,再去拜会一两次吧,或者你找君侯。”

    许褚平日里话不多,但是眼中的活很多,心里门清,又拍了拍凑近轻声道:“不然,你可以找不疑,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