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张韩在曹营的地位如何,但敢在门口随意的蹲着,背靠门柱好似一个欠揍的公子哥,想来地位不会低,因为稍微低一点,也早就被人打了。

    不多时,张韩到正堂来,曹操抬起头狐疑的看了他一眼,沉声问道:“为何你如厕去了这么久?”

    半个多时辰过去了,你是去边吃边拉玩儿高山流水吗这么久。

    “在下方才看门外有人闹事,出去看了一眼,所以来得晚了些,唔,主公,韩……有一事想问。”

    “哼,”曹操轻蔑一笑,“你但问无妨。”

    还装什么礼仪,平日里你什么模样难道我不知晓?

    “主公觉得,典韦如何?”

    “忠心护主,勇力无双,堪称古之恶来,这一点你比我清楚。”曹操一边写着批语,一边如数家珍般的说道。

    熟练得令人心疼,看来在心里也是反复评价了很多次了。

    他很馋典韦,这一点张韩非常清楚,但是他不会要,因为宿卫必须是最亲近之人,两人相处久了还需要彼此知晓底细和性情。

    典韦一来就跟着张韩,已经完全是他的习性,换去宿卫曹操,诸多不便,此点非常可惜。

    说白了,贴身宿卫那是日夜跟随身旁的兄弟,基本上是专属。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送您一个和典韦不相伯仲的宿卫,武艺、性情皆是同类之人,要吗?”

    嗒。

    曹操将笔直接按在了桌案上,抬头来,目光灼灼:“当真?”

    “真的,”张韩拱手而下,道:“方才门外闹事者,来自汝南新蔡县附近的许氏,其家族与葛陂黄巾交战数次,饱受折磨,但正是因为一人,方可分庭抗礼。”

    “此人勇武非常,自有豪气,乃当时武痴,一人聚众两千猛士,又得家族资助呼朋唤友,有上万人追随,敢与抵抗八万葛陂黄巾。”

    “据说,这些年由于粮食米贵,已经让人无法接受,加上五铢钱早已不值钱,很多人都选择落草,是以这葛陂一带的黄巾越来越多,其实就是打着黄巾贼的旗号,聚了一伙贼寇罢了。”

    “门外闹事那人,就是听闻了主公今年在徐州的声名,方才来求援,汝南许氏听闻您的事迹,都觉得您是大汉及时雨、急善好义曹明公,拳打兖徐两州诸郡,威震河北半边青天,乃河北孟尝君,又似天神下凡,所以来请求主公发兵剿匪,相助于汝南。”

    曹操虎躯一震,目光闪烁不已:“他真这么说!?”

    那倒没有,我刚想到就随意开吹了,张韩心说……但他还是很从心的点了点头,人家都慕名求到这来了,肯定是对你有好感的,倒是也不算胡说。

    只是我自由发挥,多描绘了一点点而已。

    “汝南,新蔡……”

    曹操反复沉吟此地的名字,脑海中回忆那一带的山势地形,他早年曾经去过汝南,当年哪里还是文汇通流之地,曾有最为鼎盛的儒生相聚。

    而且还有盛极一时的“月旦评”,许氏兄弟当年的月旦评甚至火到了“所评如龙之升”的地步。

    一旦被月旦评所贬,那也是如坠深渊。

    曹操那时候就去镀金过,得了一句评语后世流传。

    所以他知道新蔡,也知道葛陂一代,现在回想起来,大致的地形也都了解。

    再算一算路程,若是路上没有阻拦,从彭城取道,走谯郡去汝南,五日行军路程。

    在谯郡绝对不可能有人阻拦,因为那是他老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这段路简直是天助我收此豪杰。

    许氏,难道是当初给予我评语的许氏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