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虽说是从蔡氏手里抢的,但拥有人却是晋王。

    这两座矿都在汾州,而汾州是何苒的地盘,因此,当初武骥虽然拿到了这两座矿,却是鞭长莫及。

    在武东明看来,还不如送给何苒,换个人情。

    何苒欣然收下这份厚礼,矿嘛,有多少也不嫌多。

    何苒给的回礼是一箱古玩字画,一箱玉器和琉璃。

    这两箱东西,还是她从晋王的私库里抢来的。

    长安城里多的是名门世家,武东明想要在西北站稳脚跟,这些东西正好用上。

    武骥很高兴,当然,何苒如果没有回礼,他会更高兴。

    武骥没有急着离开,他提出想在晋阳城里逛一逛。

    其实榆林以前比晋阳还要繁华,可是武氏起兵之后,榆林城里的情况便远远比不上晋阳了。

    来榆林做生意的商贾越来越少,百姓们脸上的笑容也同样越来越少,走在街上,随处可见正在转让的铺子。

    但是晋阳却不同,这里比起晋王在的时候,似乎更加繁荣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晋阳治安非常好,据说是因为何苒公布了新的律法,砍了很多欺行霸市,鱼肉乡民的恶霸,震摄了整个晋阳城。

    武骥就是想在晋阳城里多走走多看看,他也想把榆林治理得像晋阳这样。

    何苒没有时间,便让小梨陪同,给武骥做向导。

    总不能让武骥在城里随心所欲乱逛吧。

    武骥走在街上,看到几个衣著陈旧但却很干净的孩子,他对小梨说道:“我在晋阳好像没有看到流民啊。”

    自从皇帝迁都,各地便全都出现了流民,甚至还有流民军,就连榆林这样的边陲,街上的流民也是随处可见。

    但是晋阳却没有,按理说,晋阳这样的大城,不可能没有流民啊。

    武骥向小梨提出疑问,小梨笑着说道:“流民一到晋阳,便被分类管理了。有手艺的去做工匠,没手艺的那就去做力气活,加固城墙或者挖壕沟。

    孩子和老人则可以一直住在善堂里,包吃包住,小孩子还能读书.

    当然,善堂里是不养闲人的,小孩子一旦超过十二岁,就要做工自己养活自己了。

    大当家为此建了好几家善堂呢。”

    武骥来了兴趣,提议想去善堂看一看,

    只是去善堂而已,并非机密地方,小梨没有反对,带着武骥去了一家善堂。

    之所以会去这家善堂,是因为小梨和这里的管事很熟悉。

    因为何淑婷和何书桥的事,小梨来过这里好几次了。

    到了善堂,武骥便听到了哴哴的读书声,他还看到很多十几岁的少女正在扎堆做针线,大家说说笑笑,脸上都是轻松的笑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