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巴啊。”

    拧巴的人不知道啥时候睡着的,再睁开眼太阳都升的老高了。

    看来这浪漫的事儿真得和对的人一起做才行,要不纯纯就是浪费时间。

    送走石玎没消停几天,家里有事热闹起来。

    常文健高考超常发挥,估分偏差不大的话能报考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但他死活不想上大学,一门心思的想去学厨。

    莫兰和常春生都愁的不行,咋劝都不好使,没招了给她打电话让她来劝。

    电话里常文健委委屈屈说道:“当初跟我说年纪太小大勺都颠不起来再上几年学学厨也不迟,我听话把高中读完了。现在我大勺能颠起来啥都能干他们咋还反悔了呢?姐你说是不是他们不对?”

    这……

    当年莫兰和常春生确实是这么跟常文健说的。

    反悔不对,但也能理解他们做父母的心思。

    正正经经大学毕业找的工作咋也比当厨子强吧,不是他们瞧不上厨子,实际上厨子的社会地位就是不高啊。

    “文健,你可想明白了?一旦选择可没后悔药吃,万一你……”

    “没啥一万万一的!”常文健非常坚定的打断她说道:“姐,我啥样你还不知道嘛?从小就没啥大志向就喜欢吃,我就为了让自己吃好也能把厨子干好,你就别担心我会后悔了!”

    行吧。

    她被常文健说服了。

    转而又给莫兰打电话,转述常文健的想法后,她道:“妈,他以前跟别人学做菜你不也没说啥嘛,还挺支持的呢,现在咋又变卦了?”

    莫兰叹气。

    “我这两天也寻思来着,咋样才是好呢?我和你爸觉得好未必是真的好,你们觉得好也不一定能好,反正以后咋样都说不准那还是你们想咋样就咋样呗。人活这一辈子就那么些年,自己心里舒坦就行管那么多呢。”

    看来不用她怎么劝,莫兰自己想明白了。

    莫兰还道:“我和你爸还能干,鹿场好好经营着多攒点钱,往后你们谁有个啥我和你爸给你们兜底,都别怕。”

    鼻子发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不管到啥时候,不管他们多大年纪,在父母眼里他们都是需要保护的孩子。

    常文健的事就由他自己决定,莫兰和常春生不再插手。

    事情在村里传开,自然有人说三道四。

    说的最多的大概就是老常家有几个出息的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嘚瑟好了,有大学都不上以后哭都没地方哭去。

    常家人哭不哭的不知道,眼巴前倒是有一家人先哭起来。

    也未必是真哭,兴许人家还偷着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