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太子,李世民对他的要求过于严格。

    “对了,昨日高句丽传来密报,如今高句丽狼烟四起,宝藏王跟渊盖苏文隔江而峙。

    民间又有多股叛乱抢夺粮食,现在高句丽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这都是老十你的安排吧。”李世民喝了一口茶问道。

    “这个儿还真不知道,这都是王玄策安排的,儿只说让高句丽越乱越好。”李慎对这些根本就不关注。

    “你府上果然人才济济,密报说在收割粮食的时候宝藏王派兵抢夺百姓粮食,而且很多地莫名着起了大火,毁了不少农田。就连渊盖苏文都开始跟百姓抢粮食了。”这些都是陈大德回来的时候汇报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再等一个月,我们把收购的粮食以十倍的价格卖给他两个人,

    他们肯定不会分发给百姓,而是作为军粮。到时候民间会有更多的百姓起义的。

    如果顺利明年我们就可以收割他们了。”李慎听后高兴的道。

    李世民点点头,开疆扩土对于每一代皇帝来说都是荣誉。你前隋那么牛逼几百万人三征高句丽都没打下来,

    让我儿子略施小计就给拿下三国,这对于李世民来说是莫大的功绩。

    “今年我大唐粮食增加了 两倍还多,都是你那曲辕犁的功劳 ,民部估算今年有的地方没有来得及用上曲辕犁,明年恐怕会增加三倍。

    我大唐百姓以后再也不必担忧吃饭问题了,这都是你的功劳。”李世民对李慎这些年做的贡献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都是朝廷推广的功劳,粮食增产人口会随着增加,我大唐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指日可待。”李慎也希望大唐变的更好。

    爷三又闲聊了一些其他事情,李慎则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复着,他心里在想的是接下来更该如何对付高句丽,如何能在高句丽赚的盆满钵满。

    一个时辰以后所有宾客都想享受完毕,愿意继续玩的就留下,今天所有的消费依旧由我们李公子买单。

    送走李世民,李慎带着陆定娘回到王府,让陆定娘去先歇着,李慎自己来到了书房,

    “玄策,刚刚我收到朝廷的消息,高句丽大乱,我们的消息也应该很快会到。”

    “王爷,那我们是不是要出售粮食?”

    “不,再等等,要到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要他们遍地战火的时候,我们再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

    让高句丽的人时刻注意,越乱我们的粮食越能卖出好价钱,要是能把宝藏王或者渊盖苏文的粮仓给烧了或者抢了,那就更好了。

    卖给他们可比卖给百姓赚的多。”

    对于外族李慎可不会心软。

    “是王爷,臣这就去办。”

    “等等,你在写份奏折,送到中书,内容就是建议边界几个要邑注意逃过来的难民,

    不要驱赶直接接受,这将来都是我大唐子民,都是劳动力,没人要我要。对了还有就是在奏折里建议吃掉去高句丽的薛延陀人马,就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