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路途遥远,祝纪王殿下一路顺风。”贾敦颐对着李慎行了一礼说道。

    “借你吉言,贾刺史,沧州百姓不易,刚刚经受磨难,还望贾刺史能够做到父母官应该做的事情,

    让沧州府早日能够恢复过来。

    本王给你一个建议,沧州距离海边不远,在海边修建一座大一点的港口,再把港口到沧州府的道路修建起来,

    用水泥修建,可用的时间长一些,无论雨雪天都可以行走。

    到时候你沧州自然人流就会增加。”

    李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唉,纪王殿下,我沧州哪里有那么多的钱财。”贾敦颐叹了口气,他也知道李慎是好意。

    “你沧州每年是有税收的,除了交给朝廷,地方上也应该有不少吧。

    你可以先修着,然后在这条路上设置收费站,过路的百姓不收费,专收商人的费用,

    按车收费,费用不用太贵,一辆车一次几文钱就行,

    这些商人哪一个不是都带着几辆车,

    一天一百个商人就是几贯钱,一年就是几百上千贯。

    成本收回来以后,你可以选择降价,赚点养路钱,或者是免费开放增加来你沧州的人流量。

    你若是想要做,等本王回来你可以去长安找本王详谈。”

    李慎对着贾敦颐说道,李慎其实也打算用这种模式,到时候就可以循环修路,

    贾敦颐听后眼前一亮,又对李慎行了一礼,

    “多谢纪王殿下,都说纪王生财有道,今日得见真乃名不虚传。”

    李慎听后一撇嘴,转身走向马车,李慎最不爱听的就是别人说自己生财有道。

    这是智慧,你们懂个屁。

    李慎和两个婢女上了买来的马车,他的马车还在船上呢,现在应该已经上了船,

    李慎的楼船可是经过改造的,有专门停马车的地方。

    就这样,李慎又踏上了征程,前往码头,还带着很多的农具和物资,这都是他在沧州扫货得来的战利品。

    两天后李慎到了码头,终于见到了自己用重金换来的楼船。

    高十多丈,长三十丈,三个风帆,

    楼船有三层,本来的围墙什么的都被拆掉,换成了钢板护栏。

    护板上都开有小孔,发射弓弩用。

    上两层和甲板四周放了上百床弩。

    此刻的楼船上已经站立着不少的侍卫,李慎迫不及待的上了自己的大宝贝。

    楼船一共分四层,上面三层,下面还有一层,

    下面是储存物资所用,上面被李慎改成了娱乐区,一层是休闲娱乐区,第二层是吃饭的地方,第三层是李慎住的的地方。

    在往上还可以去天台欣赏风景。

    李慎把整座楼船都逛了一遍,又在甲板上来回溜达了一圈,近百米的甲板,跑马都好使。

    这就是李慎的航母啊。

    (楼船的长度是本王杜撰的,我没有找到资料。只有高度和配置。最多能载三千人。有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