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千万贯以上,儿会以捐赠的名义拿出八百万贯给国库,留下一些钱财作为日常所需即可。

    而且这个数字以后会慢慢增长,很快就会超过朝廷的农税。”

    “一千万贯?”

    听完李慎的述说后,李世民有些惊讶,现在全国每年的收入都算上才两千万贯。

    “阿耶,一千万贯其实并不是很多,这只是刚刚开始,

    还有一部分在世家大族那里。

    儿的期望就是以后取消租佣调制,以商税代之,百姓不用交税,

    到时候交税的粮食可以卖钱,布匹绢帛也可以卖钱,劳动力也可以卖钱。

    那百姓的生活不就会更好。”李慎侃侃而谈。

    “你的想法确实很好,只是做起来谈何容易。

    一个国家每年的用度是非常庞大的一笔钱。

    而且世家士族各个封地的王公贵胄也会反对。

    因为这件事他们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而且变相的用他们的钱来养活朝廷,他们是不会同意的。”

    李世民深知这一点。

    “阿耶,慢慢来嘛,他们现在势大,但是以后就不一定了,

    只要我们把他们分化开,变成一个个小团体,那他们就不足为惧。

    他们现在占据的无非两点,一个是权,一个是利。

    如果我们能够提高商人的地位,取消商人的贱籍,到时候商人做大就会对抗世家。

    他们的有钱,可以让自己的子女读书,到时候允许他们参加科举。

    就算他们以后做大了,但是若是触犯律法,朝廷也可以对他们采取惩治,

    只要不让他们联合道一起,朝廷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

    李慎不懂政治,也不懂什么国策,但是他觉得提高商人地位是有必要的。

    读书是需要钱的。

    如今虽然他们捐赠了这么多的学校,但是上学也是有要求的,

    不是说谁想来就来的,不然就算以纪王府或者是朝廷的财力也支撑不住这么大的开销。

    而且一间学校就那么大地方,也放不下太多的生源。

    只能选拔入学。

    但是如果解除商人的贱籍,让商人的子女交费上学,那就解决了钱财的问题。

    听到李慎的话后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商人入仕肯定是会有一些弊端,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些金钱方面的交易。

    但是仔细一想,就算现在世家士族其实也是一样。

    “商人脱籍并不容易,首先反对的就是山东士族,士农工商根深蒂固,想要改变谈何容易。”李世民说道。

    李慎也知道不容易,于是说道:

    “阿耶,这个可以慢慢来。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

    说到这里话题也就结束了。

    李世民看李慎没有什么事情也准备离开,李世民站起身对着李慎说道:

    “你既然无事,那朕就回宫了,朕还要回宫跟你母妃说你无碍,免得她担忧。

    现在恐怕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了你投江自尽的消息。

    你这次可是玩了一手好棋。

    不过还是刚刚朕说的,不要太过火,给一点教训就好。”

    (文中只是作者自己瞎说的,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