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就走了三千人。

    李慎的目的就是不想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以免闹事。

    整个长安城都在关注这纪王府,因为李慎纪王府的动静太大了,

    只有李慎自己还不自知,依旧我行我素,

    “王爷,王长史求见。”石头跑进李慎的书房。

    李慎此刻正在陶冶情操,练习书法。

    “让他进来。”李慎放下笔。

    “臣参见王爷。”

    “嗯,来玄策,你看看本王这字写的是不是很好。”李慎拿起自己写的小楷让王玄策看。

    王玄策看了一眼,立刻移开视线,他发觉有些头晕,但还是夸赞道:

    “王爷的字,又有所精进,如今已入化境,多年以后,王爷的字必将自成一派,开辟新的一脉。”

    “哈哈哈哈,玄策,还是你有眼光,他们都不懂本王啊,来这幅字本王送你,你要好好保存。”李慎很高兴。

    终于有人懂他了。

    “对了,玄策你来找本王可有事情?”李慎问道。

    “回王爷,印刷厂那边已经来了消息,王爷让印刷的字典已经印刷完毕,

    按照王爷的要求,第一页写的就是孔颖达他们这些撰写人。

    孔颖达三个字是最大的。”王玄策回复道。

    “嗯,很好,你立刻派人把这些字典全都送到国子监去,就说这些字典是本王免费为孔师印刷的。

    让孔师自行处理即可,若是要运输,我们也可以负责免费运输。但是要记住,都是我们免费为孔师办的事情。”

    李慎吩咐道,反正这件事自己是不能跟着掺和,字典要是用好了,比科举改革力量还大。

    李慎这个人最不喜欢抛头露面,他就喜欢在背后出谋划策,享用胜利的果实。

    玩王者都是选法师的人,从来不在前面。

    王玄策立刻明白李慎的意思,领命下去办事。

    不过临走时被李慎叫住,

    “王爷还有何吩咐?”王玄策问道。

    “你看你这记性,本王的字你还没有拿走呢?可千万要保存好知道么?很值钱的。”

    李慎责怪道。

    王玄策拿起桌子上的纸,转身默默的离开,他回去还要找工匠裱起来。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位亲王赏赐的字,就跟圣旨一样,读完就没有用了,但你还是要供起来。

    王玄策回去后并没有把所有的字典都运到国子监,当初李慎下令印刷一百万册。

    李慎一共建设了六百来所学院,一个学院一千人也就六十万人,

    王玄策给国子监送去了七十万本,还包括一些官学的。

    当国子监的祭酒孔颖达看到库房中如山一般的字典时面露笑意,而当看到第一页就写的自己这些杜撰人更是高兴中带着兴奋。

    只要这本字典能够推广开,他孔颖达也会跟他的先祖一般,流芳百世,被后人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