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没有气馁,反而豪情万丈。

    他要看一看,凭借他这个X变量,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掀起多大的浪花?

    能为历史大势的演进贡献多少力量?

    想想,还挺带感的!

    几位领导同样把梁江涛送了下去,尤其是江明远握着梁江涛的手,依依惜别,两人惺惺相惜,好像成为了忘年交。

    之后梁江涛指挥陈国栋开车去了省委编办,他要拜会主任李灵君。

    李灵君也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也算是梁江涛半个领导。

    但他在梁江涛面前一点儿不摆领导架子,非常平易近人。

    两人坐在他的办公室,热情地寒暄着。

    “江涛,你在下面干得很好,给咱们部机关长脸了,但是呢,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一回来就到我这里来,说吧,要我办什么事儿?”

    李灵君何许人也?

    眼光毒辣!

    从梁江涛一进来,大体就知道什么事了。

    来找他的地方领导,毫无疑问都是编制的事儿。

    只不过除了梁江涛,还从来没有乡镇的领导来找过他,毕竟层级差距太大了。

    “部长,您真是法眼啊,用人是干事创业的第一要义,但人得有编制啊,所以呢,小梁这次找您,是想请您大笔一挥,给我们批点儿专项编制。”梁江涛嬉皮笑脸地说。

    “哈哈,我就知道,说吧,要多少?”李灵君笑呵呵地说。

    “50个!”

    “50个?”李灵君瞪大了眼睛, 差点儿把一口茶喷出来。

    这是狮子大张口啊。

    编制和钱不一样,某种程度上,比钱要珍贵很多。

    因为钱说白了就是纸,不给你就给他,肉烂在锅里,实在不行,还可以有赤字嘛。

    但编制不一样,一个编制批出去了,基本上就意味着财政要养这个人一辈子!

    而编制的总量是严控的,这跟政府的精简机构、简政放权、国际形象都有关系。

    从中央编办开始,每一级都是精打细算。

    所以,财政局长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豪爽,大笔一挥,几千万几亿就出去了。

    而编办主任给人的感觉却很小气,每一个编制都扣扣搜搜。

    这是岗位职责使然。

    一个省的机动编制也就是几百个,尤其是公务员,才一百出头。

    还要预备着成立新机构,轻易不敢动啊,原则上增一个减一个。

    梁江涛一开口就是五十个,还是个乡镇,怎么可能?

    这个小梁,不是要他老命么?

    李灵君的脑袋立刻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梁江涛露出狡黠的笑容,道:“部长,您先别着急,我跟您细细道来。”

    说完,梁江涛把他刚才在省财政厅和省发计委汇报的内容再跟李灵君报告了一遍,当然,没有那么详细,主要是讲宏观蓝图以及要重点成立的园区、机构。

    李灵君听了,连连点头。

    梁江涛不是瞎要编制,确实,要做这些事儿的话,的确需要大量的人马!

    他有些被说动了。

    编办主任只是口子卡得比较紧,具体能不能批编制,批多少编制,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看你的理由充不充分。

    梁江涛说的理由嘛,确实是有点儿充分。

    不过梁江涛的嘴在部里也是有名的,他可是没少耳闻啊,不行,不能要多少就给多少,还是得再压缩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