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国家崩溃之际,各种势力重新展开更激烈的争夺,所谓中原逐鹿,牺牲最大的当然是普通百姓。

    他们或者被迫参军,成为军阀或政治人物手中的利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或者继续为民,成为军队、流寇的掠夺对象。

    乱世如何生存,是一般民众最大的问题。

    当国家不能继续保护国民的时候,民间只能自行解决自身问题,民间组织起来以减轻战乱带来的伤害。

    百姓组织起来,抵御侵略和侵害,建立坞壁就是他们的一种生存选择。

    其实坞堡这种东西,在西汉末的乱世便兴起了,只是天下平定后,不利于统治,遂光武帝下令拆毁坞堡,以削弱地方豪族的势力。

    但坞堡并没有完全消失。

    特别是在边疆地区,官方有时会支持坞堡的修建,以加强对外敌的抵抗。

    著名的将领马援以起坞候而闻名,大量坞堡在他的支持下兴建,坞堡继续兴盛。

    东汉末年,由于黄巾军的起义和社会动荡,坞堡再次蓬勃发展。

    地方的豪族为了抵御黄巾军、流民和溃散的官军,纷纷修筑坞堡以自保。

    随着乱世的持续,坞堡成为了地方豪族的防线,保护他们的家人和财产免受侵害。

    关中这边,先是百年羌乱,后面又是董卓乱朝,董卓之后,还有西凉部将嚯嚯关中,之后西羌马超韩遂又前来作乱

    如此烈度的战争之下,未有坞堡庇佑,百姓根本活不下来。

    当然

    并非是每一个坞堡都很大的。

    譬如在刘封面前的这个,就是中小型的坞堡。

    它的作用:大抵是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

    坞堡相对来说防御能力有限,无法与官方修建的城市或要塞相比。

    但对于小规模的袭击,坞堡往往具有很强的防御力,能够让外部的饥民和小股匪徒难以攻克。

    “这便是茂陵秦氏的堡壁了吧?”

    坞堡虽然不大,但远远的看过去,便知道要将这个坞堡啃下来的,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秦氏坞堡并非利用地形建造,而是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坏处是防守强度不足,好处是可以利用周围的田地耕种。

    且城中有水源。

    一些险峻的地方,一无耕种之地,二无水源,便是防守再是森严,亦是不能久持。

    “启禀将军,这正是茂陵秦氏,以及几个不打紧的寒门所居之堡壁。”

    刘封眼睛一眯,看了看天色,笑着说道:“茂陵秦氏,暗中资助魏将曹真,已经是犯下了谋逆之罪,而谋逆之罪,按律族灭三族,待夜深之时,奇袭破堡!”

    此刻,秦氏坞堡里面。

    当家人秦秀此刻在来回踱步,脸上又是担忧,又有些狠辣与不甘。

    扶风茂陵秦氏,是庞大的家族,枝繁叶茂,树大根深。

    若论起源头,可追溯到黄帝时期。

    黄帝同盟时期,帝舜为酋长时,起用崇侯禹治水,还给他配备了四个好帮手,可称为大禹F4,他们是:皋陶、后稷、伯益、契。

    伯益的是赢姓。

    前1046年,周人推翻商王国,建立周王国,与商人同族的东夷,发动大规模起事,反抗周王国,其中,包括一部份嬴姓部众。

    周公旦发动东征,历时三年,才艰难地平定了东方。叛乱的主力,山东的奄国、薄姑国被灭,分别改为鲁国、齐国,由周公旦之子伯禽和姜太公,分别为国君,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