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526章 侍讲经筵,话语权之争!

    翌日清晨。

    刘禅从椒房殿内室大床上缓缓起身。

    皇后张佩兰亲自为他整理容装。

    此刻殿外还是灰蒙蒙的,天色未大亮,但刘禅便要准备新一日的事宜了。

    作为皇帝,他今天的行程,也算是拉满了。

    绝大多数人的一天都是从早上开始计算,皇帝也不例外,打工一族通常早上都起得早,因为怕上班迟到被扣工资,还要做早饭、送孩子上学、赶公交地铁等,所以很多人在早上5-6点就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

    而刘禅比后世的打工人还惨,要三四点就起床。

    起床之后,便是上朝。

    汉代朝会形式主要分为为:常朝、内朝、大朝会。

    到了刘禅这里,又加了一个早朝。

    汉代皇帝召集大臣召开决策性会议,史料中经常出现“召公卿议”“召群臣议”公卿、群臣主要是朝中二千石到六百石的朝官。

    也就是常朝参与的人员。

    常朝时间是五日一朝。

    除五日一朝外还有初一、十五照常进行的朝朔望,及在百官朝会殿中召开的决策性会议。

    正常情况下常朝会议的召开时间是固定的,遇到特殊情况其召开时间有其灵活性。

    除了常朝外,还有内朝。

    参加内朝的人员主要是大司马大将军及侍中、常侍、散骑等加官。

    这些能取得加官身份的成员都是在皇帝身边比较受宠的人,主要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他们不属于三公九卿系统,也不同于为皇帝日常寝食服务的仆役。

    他们本职主要是议论政事、谏诤拾遗、作为皇帝顾问、宿卫皇宫保护皇帝安全等,与皇帝关系密切。

    在汉国现在,主要是原太子宫的人参与内朝。

    这些人在能力得到锻炼之后,将会渐渐的接手国家管理。

    大朝会主要是彰显国家威仪。参加人员庞大,一部分是两千石到六百石的官员,还有部分是臣服汉朝的周边少数民族代表。他们都有资格参加大朝会。

    时间是在为岁首元旦。

    之前刘禅已经召开了大朝会,并且发下腊赐,换个好理解的,就是年终年会,发放年终奖。

    而刘禅加上去的早朝,则是在天亮前后上的。

    参与的朝臣并不固定,有事上奏便可前来,没事不必前来。

    两千石官吏每日都可来早朝,不必奏请。

    两千石以下,六百石以上,一个月可来参与早朝一次,要提前三日申请。

    六百石以下,三百石以上,一年可来参加早朝一次,有事要奏的,可以提前十日申请面圣。

    说白了,早朝是刘禅直接面对干事臣僚的会议,聆听最接地气的消息,做到人在深宫,依然掌握天下事的作用。

    当然

    好处是很多,坏处就是有点费皇帝。

    好在刘禅现在年轻,体力充沛,现在还能坚持坚持。

    但这个早朝,如果遇到懒成狗的皇帝,比如说万历同学,那肯定是形同虚设的。

    除了早朝、常朝、内朝、大朝会之外,刘禅每三日还有一次经筵日讲。

    这是去年刘备给观众士族允诺的,现在就专门来折磨他的。

    所谓侍讲侍读或经筵日讲,是指廷臣入禁中在皇帝或太子面前讲授儒家经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