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了”。王熙凤那怕再心疼银子,也不得不掏钱了。

    果然,银子还是有效果的,贾琏再次登门,送上厚礼,言辞恳切,终于有人松口了。

    “琏二爷,我这大儿子可是交给你了,也算是全了我那死去丈夫的忠义之名。”

    “三婶请放心,我一定待族弟如自己亲兄弟一般,同生共死。”

    有人带头,贾琏也陆陆续续的召回了差不多十名族中精壮的青年,个个都有一手武艺,看起来比那些小厮可靠多了。

    这个年代,忠义的思想在这些世代都是荣国府亲兵的家属中,还是很深入人心的。

    贾琏笑着对其中最为精壮的一个青年说道,“璀兄弟,这些兄弟中谁的家传武艺最强?”

    这位叫做贾璀的青年一拱手,“回链二哥的话,我们这些兄弟习练的武艺都差不多。拿起兵器的话,相差不大。

    当年我们父辈中是敦叔的武艺最强,只可惜贾珲兄弟年纪尚小,估计没有得到敦叔的真传。”

    贾琏微微点头,他问这些也是想挑一个领头的,来替他指挥,武艺高的才能服众。

    “现在也就剩敦叔家没有去了,不如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贾琏带着一行人,来到了贾珲的家门口,贾璀上前敲响了院门,“珲哥儿,在家吗?”

    正在院子中演练枪术的贾珲,听到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马上就想起了是谁,收枪放在兵器架子上,“是璀大哥吗?”

    贾璀在他们这一辈旁系子弟中,应该是最强的那一个。贾珲平时每日出门,遇到了这些兄弟,总是要打一个招呼。

    这些亲兵后裔,因为父辈之间的情谊,彼此之间也相对别的兄弟之间,要融洽一些。

    小的时候,有这些兄弟的照顾,贾珲在玩耍的时候,倒是从来没有被人欺负过。

    见到贾珲打开院门,态度温和,贾璀感觉这个小老弟还是挺不错的,没有因为这两年聚的少了感情变淡。

    贾琏仔细看了一眼贾珲,见他面容俊朗,身材修长。身上还穿着短打练功服,显然是刚刚在练功,看来这些年功夫没有放下。

    贾璀将贾琏让过来,笑着说道,“这是荣国府的嫡孙,承爵人贾链二哥,今日是来召集我们这些亲兵后裔的。”

    贾琏上前一礼,丝毫不因为贾珲年纪小而怠慢,“珲兄弟,为兄有礼了。前两年,府中的抚恤补贴,出来一些问题。

    今日为兄向兄弟道歉,并将补贴双倍奉上,还望珲兄弟不要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