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负,怎可儿女情长?而且我们会在后宫一直等你,又不会跑掉。”

    于是朱楩就被朱桢给拉走了。

    等朱楩来到以前朱元璋办公的偏殿时,就看到朱元璋正在那里批阅着奏章。

    朱楩鼻子一酸。

    老头子真的是励精图治日理万机,哪怕卸下重担当太上皇了,仍然不肯懈怠。

    “爹,”朱楩喊了一声走了过去。

    朱元璋回过头,对朱楩笑了一下,然后又皱眉对朱桢斥道:“你批阅的都是什么东西?”

    原来这里的许多奏章,都是朱桢先批阅了一番送过来的,本来是交给朱楩检阅一番就派发下去了,此时却被朱元璋看了一遍。

    朱楩好奇的拿过一本看了起来。

    只见上面没什么大事,只是简单汇报了一下当地情况,以及说明了当地已经在筹备今年农耕的事宜了。

    然后朱桢的批示写着:“知道了。”

    “没什么问题啊,”朱楩说着拿起下一道奏章。

    这道奏章写着,要在今年六月奉上当地特产的水果。

    而朱桢的批示是:“现在距离六月还早,到时候再说。”

    朱楩无语了,这才二月初十,不对,是二月十一,你就考虑好六月的事了?要不要六月再说啊?

    “这都是什么群魔乱舞?”朱楩怒了,今后难道他就要和这么一堆乱七八糟的事打交道?

    他才想起,之前他就已经见识过朱元璋批阅奏章了,可不就是这些大事小情混杂在一起的状况。

    为何他要让朱桢当监国?就是要刷掉一批这种东西啊。

    你以为这是在网上谈恋爱呢?

    我特么是皇帝,不是卖茶小姑娘,你调戏朕呢?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说道:“这是地方官员的一片孝心,同时也在试探朝廷的态度。如若冷待,必寒了人心。而且他们送不送,朕收不收,都不打紧。可若是一次不要,今后就再无旧例,朝廷威严何在?他们需要对朝廷一直保持敬畏之心。”

    这就是帝王心术?

    朱楩无语了,说道:“爹,咱们的想法不同,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如果这些人实在是无事可做,那就不要做了。今后咱可是打算年年开科举,尽取天下能人异士的。”

    “爹,你不是说过,儿子我要以一代人完成几代人的事业吗?那就让全天下有才之人来一起完成那不可能完成的伟业好了。”

    “这些阿谀奉承,没事闲的就把屁乱放的奏章,让他们今后少发,朕更希望看到他们描绘当地风土人情,以及百姓生活条件。有问题让他们提,有建议让他们说。别说废话,别做昏事。否则咱不介意把天下官员全换一批。”

    朱元璋眼皮子直跳,这小子平时就够浑的,如今当了皇帝,就要更加无法无天了吗?

    还年年开科举?亏你说的出来,就不怕冗官的情况大肆发生吗?

    冗官就是指官员数量远远超过朝廷所需,导致出现了很多无事可做,但是却还领着俸禄的闲散人员过多的情况。

    而且想要开掉这些人却又千难万难。

    尤其是宋朝,最为夸张。

    比如唐朝每次开科举时,每届都只是取进士三、四十人。

    宋朝则是动辄四、五百人。

    据说在某一年,更是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

    还有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而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就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要知道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啊。

    这也是宋朝官场十分腐败,效率很低的原因,同时也是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