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五眼六通为代号!”

    萧远博皱眉:“那老夫就不知了,或许是这四人又有同伴,或许是当年南下,本就是六人……”

    狄进选择相信对方所言,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时至今日,他终于知道了“金刚会”头领的名字,却是从一位辽人口中!

    敌隐和敌烈,这两个都是契丹语中的勇士之称,也是部落名,许多契丹人都是以自己的部落为名,因此重名极多,称呼时往往以小字区分。

    宝神奴和燕哥,则符合契丹人以“奴”“哥”为名的习惯,不仅是下层人,契丹贵族乃至皇族都喜欢此类称呼,如辽帝耶律隆绪,小字叫“文殊奴”,这又是受到佛教影响后的取名方式。

    总结来说,没有姓氏的契丹人名多是如此,但没有契丹贵族的地位,不代表能力低下,恰恰相反,当年萧太后能选择这四位,必定是对他们抱有一定的期许,认可他们能在宋境内做出一番成就。

    而除了个人能力外,还要对太后忠心耿耿,等到萧绰死后,以四人为首的“金刚会”,也理所当然地效命于萧绰之子,当今的辽帝。

    不过光知道辽人名字无用,还得要更加具体的情报,狄进紧接着道:“这四个人的特征?”

    萧远博摇了摇头:“老夫从未见过他们,只知这四位原是姑母的身边人,二十多年前南下时,消失不见,族中就传言,他们是来宋做谍细了!”

    狄进目光微动。

    若论情报的获取难度,辽比宋大得多,但如今看来,也有优势。

    比如宋人情报的扩散性快,民间百姓都能了解皇宫轶事,真真假假,众说纷纭,但真正的隐秘难以外传,而辽人底层人很难了解到契丹贵族的生活,贵族之间却不讲究保密,萧太后派了四名精锐亲卫,都被萧氏族人传得近乎人尽皆知。

    脑海中念头转动,狄进再道:“时隔二十年,这四位契丹下民如今的身份,萧正使想必也是不清楚的吧?否则的话,他们也不敢公然与你作对!”

    萧远博哼了哼:“都到这地步了,狄伴使何必还要明知故问?”

    狄进道:“萧正使倒也不必高看我,我还是有许多不清楚的事情,比如此次你们是如何联系上的,又是谁先提出了这次的布局?”

    对方越是这么说,萧远博越是不敢隐瞒,沉声道:“早在白沟驿时,就有人寻到老夫,告知机宜司的成立,并商议了此次的对策。”

    实际上,馆伴使不是唯一陪伴使节团的宋人官员,早在辽国使节团踏入疆界开始,就由“接伴使”一路接待,先在边境附近的白沟驿,设宴款待对方,再将使节团一路送入京师,交给馆伴使,等到使节团踏上回程时,会派来时的“接伴使”充当“送伴使”,一直送到边境,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出使流程。

    现在萧远博之意,就是他们刚入宋境,“金刚会”的人员就找过来了,狄进立刻问道:“这个人是何模样?”

    萧远博没有迟疑,还真就将对方的相貌特征,描述了一遍。

    狄进一听便知,此人是卢管事,在“金刚会”里面代号“神足”,擅长轻功,姐姐狄湘灵曾经在丐首鲁方家见到过此人,但此人太过机敏,未能擒获,不过终究是露了行迹,总比其他人完全隐藏在迷雾中要好。

    所以此时此刻,狄进也淡定地道:“此人是‘金刚会’的‘神足’,化名卢管事,由于擅长轻身之法,常常担当联络之责!”

    果不其然,萧远博听了后,脸色发生变化,一时间不知是该遗憾,还是该庆幸:“阁下对于‘金刚会’竟有如此了解,看来贵国距离抓捕到这群人,也不远了!”

    “那我就承萧正使吉言了!”

    狄进笑了笑,又问道:“他们获得那个秘密后,会传回辽国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