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正在一桌桌酒席间搬运酒水,帮着筛酒,便说道:“诸位兄弟,诸位兄弟……”

    二楼的雅间是打开了隔断的,听他一喊,正吆五喝六的各桌客人便慢慢安静下来,一起向他这里看来。

    沈鹤微笑道:“今日,是沈某的生辰,承蒙各位兄弟捧场,今日你我欢聚于此,大家开怀畅饮,不醉无归!”

    四下里顿时一阵雷鸣般的喝彩。

    沈鹤双手虚按了按,候着喧闹声又小下去,说道:“如今酒菜已经上齐了,咱们自家兄弟喝个痛快。闲杂人等,就不要在这里乱晃了。叫他们都下去,二楼以上,除了咱们国信所的兄弟,全都清出去。”

    众人纷纷鼓噪。

    “对对对,又不是花枝招展的小娘儿,谁要你们斟酒,都下去都下去。”

    “他娘的,你说你個执酒端盘的小厮,长得溜光水滑的,比老子还俊,下去下去。”

    这些在二三楼端酒侍候的小厮中,有四五个人是混进“至味堂”的皇城卒,本来听他们这些押番役卒渐渐口无遮拦,正想着能有所收获。

    却不想这个沈勾当十分的警醒,居然要把他们赶下去。

    袁成举心中暗恨,却也不敢违拗,只好与其他人一起,从楼上退了下去。

    沈鹤这才放下心来,继续笑吟吟地逐桌敬酒,谈笑风生。

    ……

    春风楼上并不算拥挤。

    因为春风楼和曲先生说书不一样,人家这儿走的都是高端局。

    顶楼上,每张桌上都摆着冷菜拼盘、瓜果蜜饯。

    客人们坐在那里,虽说顶楼已经满满当当,倒也不至于因为人太多而显得人声嘈杂、空气污浊。

    整个顶楼,都做了特殊改造,从舞台方向发出的声音有着很好的聚音效果,可以让声音清晰地传遍全场。

    戏已开始了。

    这个时代,已经有“杂剧”这种戏剧形式了。

    不过,此时的杂剧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却是谁也不挨着谁,各演各的。

    开头部分通常是“艳段”,一般是一段小歌舞,舞伎们穿着很节省的舞衣舞裙,载歌载舞一番热场。

    接着是“正杂剧”,会有一些演员出来通过大曲曲调,演唱一段故事。

    最后再来一段“杂扮”,通常是模似乡下人刚进城闹的笑话,逗大家一乐了事。

    至于角色,杂剧中通常有五种角色:末泥、引戏、副净、副末和装孤。

    末泥是整出杂剧的调度、安排者,引戏是解说人物、介绍剧情的人,副净和副末,则是逗人发笑的滑稽戏演员,装孤则是其中扮演长辈或官员的人。

    你就从这种人物设置,和这互不相关的三段杂剧,就可以想像此时的戏剧还是何等的简陋。

    杨沅教给玉腰奴的东西,是颠覆性的改变。

    一个后世的外行,仅仅了解一点点戏剧的皮毛,他指点玉腰奴的那一点东西,就被玉腰奴惊为天人。

    哪怕她今天没有新歌,光凭她对杂剧的改造,就足以让她成为梨园行里要捧上去跟唐明皇立在一起的一位祖师爷了。

    在杨沅的改造之下,经典四幕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故事一气呵成,根本没有热场歌舞和结束杂耍了。

    至于角色,则是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一应俱备。

    这也是他们日以继夜排练多日的原因,什么都是新的,是他们从前完全无法想像的一种新的戏剧模式。

    这让从大瓦子被请来的杂剧团上下也兴奋莫名,原本说好的酬劳,他们一文都不要了。

    就凭他们从玉腰奴姑娘这儿学去的这种新的戏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