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被丈夫骂。

    想着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丈夫敢跟自己顶嘴,王小菊对着徐根宝就开始撕扯起来:“你也欺负我!你们全部都欺负我!”

    她哪里能回村,回去怎么在婆婆妯娌面前抬头,一腔怒火只能冲着徐根宝发泄。

    旁边睡得正香的孩子被吵醒,顿时吓得哇哇大哭。

    夫妻俩现在住在岳父家,也不敢真的闹。

    徐根宝气得咬牙,翻身起床出门生闷气,住了一个月,他感觉比在家累十倍,还不敢说出来。

    第二日,王小菊肿着眼起床,第一次给一大家子做饭。

    再说江枝等人回到村里,李老实依然住在医棚,他信誓旦旦说一定能管好修水沟的事,肯定不让人偷工减料。

    上山后,知道小满带去的东西都卖完,小满爷和徐大柱都很是开心。

    “爷,今天还全靠婶子帮忙卖的,没想到能卖到一百文,还有木箱。”

    小满喜滋滋拿出一串铜钱。

    搬家上山没有带什么家具,木箱已经给奶放东西,那个大簸箕也交给江婶子晒东西。

    小满爷眯着眼抽烟杆,许久才咂咂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年在春,日子好过啰!”

    钱多钱少已经不重要,能看见一条大道就是好事。

    一进入二月,出太阳的时间渐渐多起来,而且只要有阳光,天气就格外暖和。

    要想种早玉米,只要气温到10度就开始育种。

    江枝现在那几十亩边角地已经平整好,需要的还是搓粪球。

    这里面的农活徐二瑞已经说过,让其他人帮忙做,等收粮后再付工钱,不用现在操心人工。

    在路上,田贵也说过想帮江嫂子家种地。

    他们这些外来户不是想租地就能租的。

    随着时间过去,陆续还有原村人在返回,大年三十又回来两户。

    刚开始还能按地契认地,后来就有些乱。

    几户在翻地时,偷偷占了一些没回来人家的好地,反正没人闹到跟前,张军头也睁只眼闭只眼。

    能留给外来户的好地不多,为了裹腹,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江枝那里的地没人抢,田贵想到自己家孩子多,马上又要添人口,还是得想办法多收些粮食。

    现在江嫂子这里要人干活,他就自告奋勇荐工。

    时间推了又推,盼了又盼,官府终于派人把年前就该送到的种子送来了。

    每家一捧高粱,一捧玉米,一把黄豆,再就是一小撮芝麻,一把棉籽。

    数量虽然少,有总比没有好。

    想要多的种子,就只能朝官府借,张军头又要火冒三丈的代办这琐事。

    他的奖励还没有动静,战事还在打,看样子军方是没有精力管这些事了。

    挖出水沟,几块地也平整连在一起,江枝开始早玉米的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