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山林。

    此时夜深人静,本来就人烟稀少的路上根本就见不到人。

    这时候能遇到的不是劫道的土匪,就是什么野兽。

    几人也不是特别紧张,在野外遇上动物是很正常的事,在前面以前遇到过几次这种情况。

    只要不是特别饥饿,不是狭路相逢,野生动物是不会主动跟人起冲突。

    遇上土匪的可能性也不大,这是去平川县城的官道,距离徐家村也只有二十多里,有巡防队来去,土匪不敢在这里下手。

    没让大家等待多久,就听到一阵窸窣声起,一头狗样的动物从道外山石后出来,飞快蹿过官道,消失在树林里。

    “是野狗!”小满眼尖认出来了。

    老骡子又站立片刻,这才试探着迈步向前走。

    这次回去因为是赶夜路,路程远,老骡子体力也不行,江枝就没有在城里买粮。

    老骡子虽然比不上那些青壮骡子有力气,但老有老的生存方式,在路上随时都在节省体力。

    能走一步的路程绝不走出两步,能走小弯的绝不走大弯,脚步一直不急不缓,更会听声音辨危险。

    江枝觉得,只要给动物足够长的时间,它们也是有智慧的!

    余下的路大家不敢再悠闲,眼看已经午夜,小满二瑞和武阳三人轮流一路小跑,终于顺利回到徐家村。

    此时整个村子一片寂静,若是寻常山村,早应该是犬声震天。

    “我们该养狗了!”江枝感叹一句。

    平时白天还不觉得,现在才发现狗狗的重要性。

    用一句老话来形容:“打一个响声也好啊!”

    可惜那些在村民逃荒丢下的狗子,在逃过兵乱火灾后,还是落入在这里聚集的流民口中。

    再加上村民没有多的粮食养畜牲,现在村里也没狗。

    没有狗守夜,这些睡觉的人里面就有守夜的。

    江枝几人才踏进房舍之间的道路,就有人听到声音从窝棚里出来。

    “江婶子,是你们回来了?”徐根有上前来牵骡子。

    刘氏也撩开帘子出来:“哎呀,又是夜路,我给你们煮点稀饭去!”

    江枝喊住她:“刘嫂子,我这里有买的馒头,你烧一口水就是,我们在路上将水喝完了。”

    几人一阵忙碌,吃点喝点,又在村里歇下。

    随着霞光升起,早起的农人又下了田野间。

    徐家村恢复生机,现在孩子们跑着去割猪草,放羊子。

    村中的仓房下聚着七八个妇人,每个都一脸笑容,相互的交头接耳:“嫂子,你这次卖的青冈菌有多少钱?”

    被问到的女人把腰间的钱袋打开,美滋滋给别人看:“县城里的人就是有钱,村长带过去同样多,比在梨花镇多卖了五文!”

    “是呢!是呢!你看莲花家一只野鸡卖的钱,够买好些粮食,她家根庆已经去镇上买肉去了。”

    “谁叫人家运气好,捕到野鸡,我家就只有一只兔子……”

    妇人们说着话各自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