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才给大家讲学。

    每天入夜,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呼朋引伴,都到仓房晾棚外。

    白天在这里晾晒的东西已经收拾干净,人群坐在自己携带的草垫上,把中间的夏秀才团团围住。

    秀才公要讲学!

    在村民眼中,这哪里是什么讲学,是秀才公在发银子!

    于是,村里男女老少齐聚,徐根生把自己已经走不动的爷爷也背过来了,这种机会可是难得,能听一次是一次。

    夏秀才看着这熙熙攘攘的人群,原本木讷呆板的脸上升起红晕,眼睛里也是精光灼灼。

    人群原本乱乱哄哄,夏秀才敲响一块木头,立即鸦雀无声。

    每一双眼睛都盯着中间的夏秀才,屏住呼吸,怕自己出气粗被别人瞪。

    四下安静,夏秀才却没有说话,看着周围如饥似渴的目光,他只感觉心情激荡。

    要是有多强的求知若渴,才能这样喜欢学习,看向自己的目光,就好像看见珍宝。

    在这一刻,夏秀才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往。

    他深知求学之难,不仅需要银钱支持,还需要书籍和名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到了徐家村,他也有不少感悟。

    几个月里,看着这里人们在一点点变化,他才觉得人生如野草,风霜雨雪之后依然生根发芽。

    夏秀才站起身,对着人群团团一礼:“各位乡邻,小生才疏学浅,准备得不充分,若有不足,还望大家海涵!”

    下面众人面面相觑:什么涵,我们只知道盐巴咸(han)。

    江枝赶紧拍手:“秀才公太客气了,你讲啥我们都喜欢。”

    众人也反应过来,跟着拍手叫好:“秀才公说得好,说得妙,说得呱呱叫!”

    夏秀才微微一笑:“今天我给大家讲何为人字。”

    说着,他用蘸水的毛笔在石板上写下一撇一捺的“人”字。

    黑夜里,虽然烧了火把,可火光摇曳,石板上的字看不清楚。

    近处的还能探头看,稍微远的看上去模糊一片,更远的就什么都看不清,顿时人群混乱起来。

    江枝正想让人把石板传下去让大家看,就见李老实跳出来:“你们别吵了,这个‘人’字就是这样的……”他摆出一个劈叉!

    哈哈哈!

    人群不乱了,可又止不住的哈哈大笑,场上又是一通喧哗。

    江枝插腰站着,恶狠狠的目光扫视众人:“谁再管不住自己的嘴,我就用针给你缝上。”

    周围立即全部安静下来!

    夏秀才继续讲:“人字就是人,一撇一捺如双脚站定,顶天立地,端端正正!”

    “一撇一捺有长有短,就是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短处和长处。”

    “一撇一捺相互支撑,说明每个人都需要相互帮助。”

    渐渐的,夏秀才越说越多,整个人进入无人状态,也不管周围的人能不能听懂,只管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