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东是前海,往北是鼓楼,往南就是银锭桥头。

    张和平来到银锭桥北,停车等到王主任和齐主任骑车过来后,只见他指着银锭桥正北边那个只有一层的破烂门店,问道:

    “齐叔,这个烂房子是谁家的?我想买下来,你能联系到房主吗?”

    张和平盯上这个转角处的门店房很久了,但一直没打听到房主是谁。

    正房跟他家东厢房差不多,左边是客厅,右边隔断墙后是火炕。

    “嚯,你们看床上,好多毛皮!”

    “齐叔,你骑车没有?没有可以坐我的车。”张和平的话还没说完,人就已经跑没影了。

    这个7号小院的院门,开在南墙的最右边,比左右邻居的门头矮了很多。

    而易中海他们三个,就要狡猾多了,跑其他街道办,对张和平一阵猛夸,着重夸赞张和平给南锣鼓巷街道办送了多少猎物和鱼。

    张和平激动点头,“去看看!”

    张和平刚到王主任办公室,就被拉着认了一个叔。

    聋老太找到相熟的票贩子后,也在做同一件事,找卖房子的人。

    “齐叔,新年好!”张和平顺口喊了一声,就开始打量这个隔壁街道的齐主任,估计他也是奔着猎物和鱼来的。

    这门店南北长12米,指向石碑胡同;东西长13米,处于前海跟后海的细长连接河段的北岸。

    “太招摇了!等你参加工作了再说。”王主任摇头,率先骑车去了7号院。

    张和平嘿嘿笑道:“这里正处风口,我要是能在这里造一栋三层小楼,就能在楼顶风干腊肉、兔子、野鸡了,那味道肯定比我去年做的肉干好。”

    奶奶谢二妹愣住了,心想这事不是你这个孙子写举报信搞出来的吗?

    接着,又听张和平严肃地补充了一句,“先把红袖取下来再说。”

    只听王主任的简单描述,张和平就对那5间房的小院很感兴趣了。

    “那个院子坐北朝南,院门对着后海;进门左边有两间倒座房,东西厢房比较小,跟你家柴灶边那个耳房差不多,正房跟你家东厢房差不多。怎么样?要不要现在去看看?”

    这位留着一嘴胡茬没刮,戴着狗皮帽,穿着破旧军大衣的清瘦男子,约有40多岁。

    还不等张和平继续追问,就有办事员过来,把张和平叫去了街道办。

    ……

    迎着张和平的目光,这位齐主任咳嗽一声,刚想说话,就被王主任抢了话头,“是银锭桥西边,后海北岸7号院;就是公厕左边第二个院子,门前有三颗大树。”

    张和平跟这些七嘴八舌的大妈交流了一下,得到一个重要信息,有人去他们街道办宣扬张和平捐猎物和鱼的事!

    王主任见张和平点头表示知道是哪家后,就开始介绍7号院的情况。

    好多戴红袖的人,在他家参观,尤其是对东厢房、耳房屋檐下的毛皮很感兴趣。

    后海街道办齐主任苦笑出门,没想到王主任连他的条件都没说,就带人去看房了。

    灶台搭在东厢房与北边正房之间,上方加了个木制雨棚。

    张和平带着两个姐去北海溜冰回来,就发现家里不对劲了。

    “嗯!”张和平再次看向后海街道办主任,“齐叔,这个院子是谁家的?卖不卖?”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