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坐到了旁边的摇椅上看书挂机。

    因为张兵、马秀珍平时住在95号院的前院东厢房,张和平就住到了7号院的正房。

    好在,大雨很快落下,大榆树不再大幅摇摆,当起了小院的保护伞,减缓了雨水的冲击。

    大姐、二姐住在西厢房,大表姐马丽莉说东门房凉快,晚上缝衣服不吵人,就住了东门房。

    还好这个红袖大妈认得张和平,她在得知张和平想买葡萄后,就热情地把张和平带到了她家所在的院子,去别人家的葡萄架子下,帮张和平要了两串,分文没收。

    弄完厨房,吃完午饭,母亲马秀珍又焦虑了,还是老家问题。

    毕竟,那个东厢房的地基,比隔壁两间耳房高半米。

    ……

    大表姐马丽莉受二姑马秀珍的影响,也是坐立难安。

    此时,母亲马秀珍跟两个姐等在正房中,大有一副劝张和平回头是岸的架势。

    张和平站在正房玻璃门后,担忧的看着门外摇来摇去的大榆树,生怕它倒了,亦或者断下来一截大枝丫!

    大表姐马丽莉有些懵圈的应了一声,然后把洗好的一盘葡萄放在了饭桌上。

    就在他忙碌时,母亲和三个姐买木柴回来了。

    张和平悚然停笔,愣了许久……

    母亲马秀珍带着三个姐走后,张和平依旧在奋笔疾书。

    二姐张盼娣扫了一眼张和平写得密密麻麻的几张纸,赶紧将大姐拉走,“姐,我们家不缺粮,反而要担心那么多粮食会不会被水淹!”

    “现在是夏天,山上会缺吃的吗?”张和平无语抬头,大声问道:“前两年,他们连树皮都啃过,会缺吃的吗?”

    是夜,电闪雷鸣,7号院张家早早的拉了电闸。

    听到这话,张和平就不高兴了,“你的意思,是想让我难受,让他们好受?”

    8月7号上午,首都电台、报纸全面预警暴雨来袭,提醒全城做好防洪准备!

    “怎么办!马家屯地势那么低,肯定被淹了!”母亲马秀珍焦急的走来走去,只因刚才的洪水新闻报道中,保定告急!津港危在旦夕!

    之后两天,没人敢再劝张和平去跟奶奶谢二妹道歉。

    对于这种傻问题,张和平都懒得回答。

    “弟弟,咱妈不是那个意思!”二姐张盼娣急忙说道:“我们是一伙的!是吧,丽莉姐!”

    张和平在南窗这边招呼,让她们直接从窗户的钢筋竖缝把柴丢进来。

    8月6号下午,学校广播突然通知放假,让师生回家做好防洪准备。

    “你们合起伙来劝我也没用!”张和平不耐烦地说道:“你们连主要矛盾都没搞清楚,把我惹毛了,那就只能分家单过!”

    东厢房空着,只有上学期间,马秀珍过来陪侄女马丽莉的时候,才会住几天。

    大姐张招娣皱眉问道:“弟,不是应该囤粮食吗?”

    兜了一大圈,天色已暗,他穿过银锭桥到了北岸,就西行回家了。

    30号中午,张和平出门参加了一场班委聚会。

    31号下午,他就去学校报名了,不用再烦家里的破事了。

    “弟,你出去后,奶奶就生气去了隔壁,说你不去跟她道歉,她就不进我们家的门。”大姐张招娣被委以重任,第一个发言。

    母亲马秀珍被老张指使,披了件雨衣去了一趟6号院,回来说那边的正房、东西厢房都在漏雨。

    这是没办法的事,张和平之前就劝过张翠山,要请人检修一下房子,这傻堂哥为了节约钱,没同意!

    末了,母亲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