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张和平拿着分配单,看着各省市名字后的名额数量,问道:“师范系的老师有些少,能申请两个编制给老董吗?”

    “两个老师编制能申请到!”副校长郑苗说道:“另外,印刷机也联系到了,但云都要求派两名同志过来,负责审核、校对、印刷等工作。”

    “可以!”张和平思忖了一下,说道:“职工宿舍不够住了,你安排一下,将单身职工劝到学生宿舍一楼去住。”

    随后,张和平去跟副校长董一飞说了一下,让他留意两个老师人选,编制下来就把人招过来。

    待学校的事情安排完,张和平蹬着他的二八大杠在景城内外转了几圈,水泥厂、农具厂、石灰厂、胶杯厂、陶瓷厂、采石厂、砖瓦厂、修配厂、发电站、木材厂、水果加工厂、胶鞋厂……

    景城现在的工厂挺多的,只是规模都比较小,而且招的知青工人比较多。

    版纳的当地人,其实很想留住这帮知青,可惜留不住哎……

    之后,张和平又去南腊镇转了一圈,看了一下黄花蒿和茶树的长势,让制药厂厂长赵杰和他媳妇背了一下制药厂规章制度,以及安全守则。

    末了,张和平去卫生院了解了一下近况……流产、打胎业务挺多!

    左右无事,张和平先回了一趟首都,调整了丈母娘许洁凤的药膳后,才去港岛。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养,丈母娘许洁凤的身体有所好转,但病根还在,还需要时间慢慢调养身体。

    从首都站坐火车南下,张和平还是第一次享受软卧待遇。

    之前,他用学校的介绍信,哪怕他是校长,也没让他坐到卧铺专列去,硬卧倒是躺过几回。

    现在,他二姐张盼娣升首都站人事科副科长了,一句话就把他关照到了软卧车厢。

    话说,他大姐张招娣在快要退休的婆婆代秋叶帮助下,才在去年9月升到财务科副科长。

    她俩的升职速度,挺慢!

    ……

    1975年7月13号,周日。

    张和平到达九龙塘8号别墅后,遇到一个棘手问题。

    他此时正坐在沙发上,左手拿着陈淑婷的“港岛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毕业证”,右手拿着陈淑婷的毕业论文《论港岛经济复苏的可行性方向》;他状似在看论文,心中却在思忖如何处理陈淑婷的关系。

    唐欣看了一眼满脸期待的陈淑婷,然后对一言不发的张和平说道:“老公,淑婷想这个月就去日岛申请攻读经济学硕士,你送她去日岛,好不好?”

    “早了两年,现在去不合适!”张和平有些沉闷的回了一句,他之前想的是,80年代初去日岛布局……

    “那可不行!”唐欣见陈淑婷有些失落,冒着被鞭策的风险,说道:“淑婷是为了早点嫁给你,才这么用功读书的,你不能辜负她!”

    啪!

    张和平将论文往茶几上一丢,毕业证也丢到了上面,然后面无表情起身上楼去了。

    “先在港岛读经济学硕士,过两年再去日岛。”

    张和平的声音从楼上传来,让刚才被论文拍桌声吓了一跳的两女,长舒了一口气。

    “淑婷!”唐欣朝楼上使了一个眼色,“今时不同往日,你穿上黑丝袜去试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