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商的商品。

    挂断电话,张和平将十几张羊毛衫图样递给纺织品外贸公司的带队负责人,本想让他安排人把图纸送回首都,他竟然说花都邮局引进了传真通讯设备……令张和平有一种OUT了的感觉。

    说到签字,张和平笑嘻嘻地说道:“我跟那10家工厂都签了一份招工协议,目前来看,他们厂明年的用工名额都是我们的了,嘿嘿……”

    话说,这年月都流行在自家单位、工厂食堂请客。

    ……

    回纺织品展厅的路上,张和平对马丽莉说道:“大表姐,我刚才签了个首都纺织厂的招工协议,我记得表姐夫和陈姨都在这个厂。”

    “不好意思,各位!失陪一下!”张和平打了声招呼,就把这边的小生意交给了11个负责人自行处理。

    “不凑巧,那边还有个港商的生意还没谈拢,改天回首都了再聚。”张和平跟对方握了一下手,又跟那10个工厂的负责人打了声招呼,就带着马秀珍他们出去找吃的了。

    尤其是几个卖化学制品的外商,张和平与陈淑婷特意去问了一下苯甲酸乙酯、硫酸二乙酯钠、氢氧化钠等物的价格。

    到了家电展厅,张和平看着那些黑白电视机、彩电,忽然对马秀珍问道:“妈,阎埠贵那台黑白电视机的票,是从哪里弄到的?咱家这么多人上班,都没得到一张电视机票,他一个小学老师凭什么有。”

    张和平笑道:“王姨,制衣厂那边如果兑现承诺,麻烦你安排我大表姐马丽莉顶一个名额,看看她当上工人后,能否把户口落到城里来。”

    王主任倒是看得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要张和平没签字就行。

    张和平没有多做解释,回到纺织品这边的洽谈室后,简单问了一下订单数量,以及一些要求,就坐到一旁的桌边,画起了羊毛衫图样。

    “有其他颜色的羊毛衫吗?”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人问道:

    ……

    那个负责人请吃午饭的话,只能算是客套;哪怕他是首都来的,也不见得有多的粮票请客。

    张和平走近后,简单听了一下他们交谈内容,就候在了一边,没急着上去。

    半个月,三班倒,挑战60万件……

    那是镁国1963年颁布的药品良好生产规范标准,只有通过这个标准的制药厂,才能在镁国市场上流通,以及申请相关药品专利。

    待镁国人走后,张和平走过去,拿起纸笔,一边解释镁国的GMP标准,一边画了一套更加现代化的制药、装药、封药车间。

    一个镁国人指着照片,问道:“药粉是用什么装的?”

    等到中午时分,人群渐渐散去,首都纺织品外贸公司的带队负责人,以及那10个工厂的带队负责人,兴奋地合计了一下订单数量,36万件!

    几个镁国人凑在一起小声嘀咕起来,贺子江看向张和平,张和平朝他比了个大拇指,依旧没有过去。

    “想要把抗疟特效胶囊这种西药卖到镁国去,就得整这种连空气都要层层过滤的洁净车间。否则,只能把药卖给发展中国家。”

    贺子江把张和平画的车间图,小心吹干后,夹在了相册中。

    陈淑婷疑惑问道:“买电视机也需要票吗?”

    “过犹不及!”王主任在电话另一头,严肃说道:“招工协议的事不要再提了,我们自己知道就行。”

    在张和平的感知下,那几个镁国人在说镁国的GMP标准。

    贺子江翻了一下相册,指着照片道:“是这种带盖子的塑料桶,每次使用前,工人都会用乙醇清洗消毒,然后才能使用。”

    接着,陈淑婷就招呼她们跟着出去,去看看张和平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