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今年的财政也没结余多少,朱老四的红包发的就比较抠搜。

    不过提前刊印出的几册《永乐大典》,却是让得很多文官激动不已。

    用这玩意儿当奖励,确实调动起了文官们的工作积极性。

    可以想象,来年他们肯定会卖力工作。

    …

    时间一晃,来到了永乐九年三月。

    《永乐大典》的复审工作也完成了。

    这几个月的关税,朱棣留了一些,准备用来奖赏修书的工作人员。

    毕竟动用了好几千人,一人赏十两银子,那也数万两了。

    更何况还有翰林院的读书人,礼部收集资料也动用了不少人。

    这些身上有官阶的读书人,肯定不能只赏他们十两银子啊!

    所以总体来说,这笔花费并不少。

    为此,朱棣也没少跟夏原吉扯皮。

    该升官的升官,该赏钱的赏钱。

    赏赐结束,朱棣就下旨让他们再抄出一部副本。

    这项工作,相比于刚开始修书,轻松不少,毕竟只是照着再抄一遍。

    同时,朱棣将杨轩和夏原吉叫到一起,商议刊印《永乐大典》出售一事。

    这是给国库增加收入,夏原吉自然不会反对。

    没用多长时间,就商量好了。

    具体就是开一家书店,冠以皇家之名,出售《永乐大典》。

    当然,“皇家”这两个字是用书店的三成利润跟朱棣换来的。

    书店出售的永乐大典,分为两个版本。

    普通版本和精装版本。

    这两个版本的售价差距也是比较大的。

    为的就是尽可能的赚到更多的钱。

    当然,还有一个珍藏版本的。

    这个版本不对外出售,是朱棣用来激励臣子的。

    因为上面有他朱棣的亲笔签名,还加盖了私人印章。

    论价值,是可以传家的。

    前后准备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皇家书店终于开业了。

    由于前期的宣传工作做的扎实,一开业,前来买书的客人络绎不绝。

    其中不少都是朝廷的官员。

    虽说朱棣会赏赐臣子珍藏版本的永乐大典。

    但大家都明白,能得到珍藏版本的官员少之又少。

    绝大部分官员都没有这个运气。

    所以,想要,还是在皇家书店买吧!

    书店对面街上的酒楼二楼,杨轩和夏原吉看着书店门口拥挤的客人。

    脸上不约而同露出了笑容。

    “夏尚书,现在,你可安心了?”杨轩笑着问道。

    “哈哈,安心,安心!”

    夏原吉笑得合不拢嘴。

    这又是一笔不少的进项。

    “侯爷,你看,这还有番邦之人前来购买呢!”

    这时,夏原吉注意到了人群中的几名番邦之人,给杨轩指了指。

    顺着夏原吉所指的方向看去,杨轩也注意到了。

    “看来,《永乐大典》不仅对我大明读书人有吸引力,同样对番邦之人也有吸引力啊!”夏原吉很是高兴,觉得倍儿有面子。

    “夏尚书,麻烦你让人通知书店负责人,《永乐大典》不与番邦之人出售。”

    杨轩警惕了起来。

    他认了出来,那几名番邦之人,好像是倭国使臣。

    毕竟,那发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