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位子上的。

    不过周瑜还是感觉到了威胁......就是那个名叫诸葛亮的少年!

    想到这里,周瑜就偷偷瞄了一眼诸葛亮——好一个玉树临风的美少年啊!和他周公瑾都不相上下了!

    而且这少年虽然只是个执戟郎中,但是干的却是“中常侍”的工作,一直跟在天子左右。还和天子一起拜了杨修的老爹杨彪为师,是天子的同学!

    另外,这个诸葛亮也的确聪明过人,对军学似乎也很有天赋,这些日子天天陪着天子“玩骑马打仗”,看他们的“游戏水平”......都快赶上他周瑜了!

    看来,天子是在学孝武皇帝,把诸葛亮往卫青、霍去病的方向上培养啊!

    “公瑾,你先把他们安抚住,等曹大将军走后,再安排他们入伍。”刘协说话的时候,则在同时打量周瑜、诸葛亮——这是真正的一时瑜亮啊!

    回头再去温县请司马懿,再让诸葛亮推荐庞统庞士元。

    “三国志”里面“智力”最高的四尊大神就收集齐了!

    “唯。”周瑜忙收回心神,答应了一声,又道,“其余七千多民户之中也都有壮丁,是不是要......”

    “先不要。”刘协摇摇头,“阿亮,算上兴霸和公瑾的部曲,我们已经有多少兵了?”

    甘宁的部曲有八百,是刘协部下足以和白波兵媲美的精锐!周瑜也带来了二百部曲,要不然他也接不下雒阳令。

    “已有精兵三千!”“主簿”诸葛亮说,“其中步卒两千八百,骑兵二百!”

    “养兵之费又要多少?军粮开销又要多少?”刘协又问。

    “回禀天家,”诸葛亮接着说,“三千精兵一月的军粮军饷加在一起,至少要三万斛,钱粮各半。需支出一万五千斛米或麦,二百万钱!”

    一月一万五千斛粮,一年就是十八万斛!一月二百五钱,一年就需要两千四百万......这还只是人事费,没算装备和马匹呢!

    刘协手头这三千人的装备基本都是投靠过来时自带的,马匹则是部分自带部分蹭刘表和曹操的。另外,大忠臣刘表还赞助了一些装备给刘协,不过这些装备也不够把雒阳这边所有的壮丁都武装起来。

    兵多了,养不起,也装备不起啊!

    刘协按下了“暴兵”的心思,继续问道:“百姓的救济又要发多少?”

    “扣去那三千兵户和六百一人户,还有大约七千四百民户要放粮,”诸葛亮说,“根据人口多寡不同,一个月会放粮二到四斛,总数是每月两万斛。”

    “百官和他们的僚属呢?”刘协又问。

    他现在还养着一个相当“精简”的朝廷,真是只有“百官”......就一百来个公卿!当然了,他们也不是白吃饭的,他们是大汉朝廷的“销售”和“前台”,负责持节卖官和招待上雒的地方大员、计吏!

    不过这些公卿都很“贵”,随便拉一个出来就个二千石!

    另外,许多公卿还有自辟僚属的权力。这些僚属也得朝廷发粮放饷,百来公卿征辟的僚属就过了一千......

    “天家,”回答这个问题的又是杨修了,现在朝廷的百官之首还是太尉杨彪,也就是他爹,所以给官员们发放俸禄的工作,也是由他负责的,“百官及其僚属一月的开支不下两万斛米麦和三百万钱......另外,各个官寺还需要一些公费,每月也要支出二百万钱。”

    一年就是二十四万斛米面和六千万钱......刘协马上就算出来了,百姓的救济粮一年也得二十四万斛,三千精兵一年也要花费十八万斛粮和两千四百万钱。总数就是七十六万斛粮和八千四百万钱!

    这还没算刘协自己的宫廷的开销呢!如果算上宫里面的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