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幸运的就不多了。

    “起身说话。”

    嘉靖知道此人,还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不顾自己皇子的尊贵身份,亲自去了一趟大牢。

    谁然生气自己儿子的胡闹。

    但也说明了自己儿子看人的眼光确实不错。

    对于此处的安全工作,他有过了解,几乎每个月都能够逮到几个外人派来的探子。

    “在此处生活可还习惯?”

    “罪臣多些皇上关心,此处生活已经习惯了。”

    “朕派来的一些探子都被你给找出来了,做事能力还是不错的,有没有想过去战场上争一点军功?”

    “一切单凭皇上差遣。”

    ······

    一路闲聊,就来到了演道院内。

    院内的工匠和道士们混成一团,正等着嘉靖的到来。

    并不算整齐的三呼万岁,反而让嘉靖有种回到了大同,接受百姓们欢呼的场面。

    “诸位平身。”

    都是没有官身的人,见到了嘉靖,一个个手足无措的都不知道三呼万岁之后,又该说什么话。

    “不用拘束,你们用自己的才华,给大明带来了财富,带来了进步,就是有功之人,当赏!”

    身边的黄锦,立刻就让护卫们,抬着一口箱子,走了出来。

    箱子打开,里面都是一锭五十两的官银。

    不过在场的人,大多都是无动于衷。

    跟着朱载坖这么长时间,每一次的赏赐,已经足够他们很久之前,几代人都挣不来的银子。

    此时见到银子的激动样子,还没有见到皇帝本人让他们激动。

    “每人赏银一百两。”

    赏赐已经很多了。

    嘉靖也是很大方的,可对比起朱载坖的手笔还是差了一点。

    只要任何一位工人,研究出有用的玩意,不但有赏银,还有股份,每个月都有分红。

    那个才是大头。

    “谢皇上赏赐。”

    不过这些人,看不上这点银子,可不依旧很是激动。

    想必是忽然觉得,这些银子拿回去,或许可以刻上字,然后供起来,传给后世子孙。

    毕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有机会拿到皇帝赏赐的银子不是?

    随后嘉靖才发现,他脚下的路,和大明各处修建的路,都大不一样。

    “这些都是沥青修建的,产量太少,暂时没有水泥好用。”

    许绅注意到了嘉靖看着路面的细节,上前解释道。

    “沥青是什么东西?水泥又是何物?”

    嘉靖突然发现自己孤陋寡闻了。

    仔细地回忆了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书本上没有这玩意。

    有很大可能,又是一项赚钱的新鲜玩意。

    许绅只知道这东西能够修路,他也不清楚沥青是啥东西,怎么来的倒是知道一点,可他的专业知识是医学。

    对其他的也一窍不通。

    “赵沥青,你来给皇上说一说,这个沥青是怎们回事。”

    赵沥青原名赵二狗。

    穷苦人家的名字,本就很随意。

    正如没有做皇帝之前的朱重八一样。

    而此时的这个名字,也是他弄出来的沥青才自己取的大名。

    最近他还在不断地学习,想着若是以后有学问了,也学着那些读书人给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