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既然事不可为,那么就把办报纸的权利,收回朝廷。

    那么捏住了口舌,还不是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皇上,臣附议首辅的提议,还请皇上新成立一个专门规范报业的衙门,免得流言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鸿胪寺的寺卿立刻上前奏言。

    严嵩抬了他一把,他也得投桃报李。

    尽管他也明白,这件事情成立了之后,衙门又会被单独提出去,成为一个可以和税务司差不多的衙门。

    但借着这个机会,建立自己的鸿胪报也不是不可以。

    相信其他的衙门尚书,也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然又得拉扯一段时间才行。

    “嗯!是这个道理。”

    嘉靖点了点头。

    报纸的好处他看到了,可不好的地方他也看得到。

    言论必须控制在朝廷的手中才行。

    “这件事就交给鸿胪寺来办吧,务必尽快办好,不懂的地方,就去找载坖报社的人好好的学习一下。”

    嘉靖目光扫视了一下底下的群臣们。

    还是没有忍住说道:“这么简答的东西,就没有一个人想的出来,看来朕的朝堂之上,蝇营狗苟之辈不少啊!”

    话说得很重,就差指着鼻子骂人了。

    都是科举路上,万里挑一选出来的人才,手中还经常看着邸报,就是这么报效朝廷的?

    朝臣们立刻整齐划一地露出了尴尬,羞愧的神色。

    “臣惶恐,还望皇上恕罪。”

    至于有没有罪,惶不惶恐,他们心中清楚,嘉靖心里也清楚。

    就看谁演得最想那么一回事了。

    “好了,多余的话就不用说了,第一份报纸,就把朕的变法条目都写上,朕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朝廷对他们做了什么,当地的官府,又有谁在违反朝廷政令。”

    嘉靖目光落在了刑部侍郎苏祐的身上。

    “你们刑部的人责任重大啊,此次务必不能跑了一个作奸犯科之人,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不容任何人去肆意践踏。”

    随即又看向了大理寺少卿方钝。

    “你的大理寺也要做好准备,别再像审讯顺天府府尹一样,弄得虎头蛇尾,到现在都还没有理清楚头绪。”

    连续三个点名。

    让朝中的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心中对这两人有意见了。

    好好的事情不做,偏要做人情世故。

    嘉靖得让这些人明白,大明还是有律法存在的。

    当然,此时在朝堂上说出来,就是有了轻放的意思在里面。

    官场上的事情,不怕上级批评,就怕上级不闻不问。

    无论是方钝还是苏祐,浑身都出了一阵的冷汗。

    他们还以为事情过了这么久,差不多就算了,没想到皇上还记得呢。

    看来还是内阁首辅严嵩的眼光毒辣,一早就确定了皇上一定会对浙江一地用兵。

    而报纸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就是要开始宣扬浙江官场的腐败,从而师出有名,免得被当地的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挟裹着百姓们,扯旗叛乱。

    到时候,受到损失最大的,还是大明。

    事实已经证明,人口是最大的财富。

    少了死刑犯。

    却多了一群免费的修路劳力。

    比曾经征发徭役,都要好用。

    “臣,谨遵皇上皇令。”

    方钝已经不敢再拖延,高擢的事情也应该落幕了。

    不就是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