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过皇上。”

    不管是年龄,还是军功,周尚文都有资格不用再行跪拜礼,这要是嘉靖对有功之臣的荣宠。

    “今日请将军来,及时想要说一下,对大同军队改制的问题。”

    说着嘉靖就拿起了桌子上一截写好的纸张。

    “你先看看这个,咱们再讨论具体的事务。”

    周尚文双手接过,看得很是认真。

    对大同军队的改变,是在朝堂上通过的。

    只是具体的方法,一直都没有形成,朝中大臣们不是没有拿出章程,可都被嘉靖否决了。

    直到他认真地研究过朱载坖处理工厂的那些方法,才触类旁通地有了些自己的想法。

    对于功高震主的说法。

    或许在很久之前,还很忌惮。

    可在明确了各方职责之后,忽然就发现额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为何宋朝的文人,能够把所有的将领,控制得死死的。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钱粮。

    当兵吃粮,在士卒们看来就是天经地义,没有多少人的觉悟高到可以无视吃饭,就可以跟着一位将军去造反。

    但吃不饱饭就很难说了。

    大同的官员已经用自己的命,来践行了这种事情。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大明的朝廷来背锅。

    职权不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文官的手伸得太长了。

    既然有了一个好点的试点,就得把想做的都做一遍。

    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立刻就改。

    “皇上,这套方案老臣认为很可行。”

    上面罗列的大多都是对军营的改善,好友对士卒们衣物,乃至于武器的更换,都是很花钱的地方。

    周尚文没有理由不同意。

    另外一点他也很看重,往后再也不需要看文人的脸色行事了。

    就是这个军师祭酒的设立,和提升军政的地位,让他看出了皇上对于军队的想法已经很成熟了。

    军师祭酒就是给将军们做参谋,而军政就是为了严格执行军队的军法。

    “周将军还有何补充的吗?”

    嘉靖也不是一拍脑袋,就觉得自己弄出来的东西,一定天衣无缝。

    几百年前太祖留下的,到了现在也不是一样成了累赘?

    “臣觉得,应该还有粮草转运和辅兵需要考虑一下。”

    沉吟半响,周尚文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点钱。

    摆脱了对当地财富的控制,一切就都得朝廷出银子了。

    而这方面的缺口更大。

    历史上,也只有魏武卒是这样训练的。

    战斗力很有保证,没错,可当时也差点耗空了魏国的国库。

    就不知大明能不能支撑得住。

    他却不知道,嘉靖已经下了血本,还打算把自己最能赚钱的儿子送来一个。

    就是为了解决钱财上的问题。

    朝中大臣靠不住,到头来还得啃儿子,也是无奈之举。

    “可以,那需要的人员统计一下。”

    嘉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只有手中有了军队,才能够保障自己的安全。

    就连这一次出行,陪同而来的护卫,所花费的银子,还是本来打算修太庙的。

    清理寺庙的财物,到现在都还没有收集上来。

    看来之后回去,得好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