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可以给相熟的人一个好点的位置干活,却绝对没有谁敢伸手贪银子。

    心中默然:难怪朝堂上的朝臣们,不怎么待见新的记账法,那是要把他们熟悉的那一套打碎重来,往后就是想要有点小动作,都很难下手。

    徐渭了然地点了点头,继续品尝着和他在老家吃的滋味不一样的馄饨。

    “吃完就带你去看看住宿的地方,免得你不习惯闹出了笑话。”

    有本事的人,总是会得到别人更多的帮助。

    高务观觉得徐渭很有本事。

    如今他也早就过了那种嫉妒贤才的过程。

    能够有机会多结交一些能人,总比以前的那些酒肉朋友要好得多。

    “咱们不继续干活吗?”

    吃完了馄饨,徐渭抬头诧异地问道。

    “干活?那是要给加工费的,只要上面没有要求,就不用想着自己去加工,若被发现了主管会受处罚,就是加工的人也会受到警告。”

    高务观随口说道。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用工方法,让徐渭大开眼界。

    从来都只有吃人不吐骨头的士绅,商贾。

    还是第一见到这种,不允许多加工的事情。

    “别吃惊,习惯了就好。”

    说到这里,高务观就很是郁闷。

    他就是在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吃了大亏,为此每个月要少领一两银子的工钱。

    每一个部门的主管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虽然他只管着核实,校验,手上目前为止只有四个人。

    最后出了食堂,两人也没有去往宿舍。

    而是趁着天色尚好。

    去河边上散散步,溜溜食。

    如今的河堤,早不是曾经的模样了,坚固的堤坝,平整的堤岸,岸旁还栽种着幼小的树木。

    出门散步的人还不算少。

    差不多一样的工作装,放松得有说有笑,偶尔还能够顺着风声传来一两句对话。

    大多说的都是自家孩子。

    有说让儿子长大了继承他木匠的手艺。

    也有的说打铁也不错。

    自然也有人有其他的想法,一定要让自己的儿子读书识字,将来做大官。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憧憬。

    这幅仿佛被割裂开的画面,让徐渭听得,看得越来越是沉默寡言。

    从浙江一路来到京师。

    何曾看到过这种烟火人间。

    此地就仿佛是一处净土,让任何鬼魅魍魉都进不来。

    “是不是整个大明,只有裕王殿下的地方,才会如此?”

    长长的沉默,让徐渭终于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只要和裕王殿下相关的产业,都是如此。”

    高务观平静的回答道。

    这种场景剑的多了,心莫名的就会宁静下来。

    世间苦难无数。

    可总有净土不是?

    尽管只是一点点。

    谁知道往后不会扩大熬整个大明?

    “那些人怎么舍得如此破费?”

    徐渭很是不解。

    “裕王殿下会让这些人遵守规矩的,”

    高务观缓缓说道。

    如今京城内,受益最大的就是各种有手艺的工匠和账房,另外一个群体就是锦衣卫。

    而且他还挺陆绎那个给他显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