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座寺院五十人,那就是四万三千四百五十人,而整个大明估摸着至少有三四十万僧尼道士。

    大量百姓涌入寺庙之中,那整个国家还要不要发展了。

    尤其是盛世马上就到来了,百姓富足了,那各大寺院香火就旺盛了。

    享受着朝廷的寺田,拿着百姓的香火,还不用交赋税、服徭役,日子过的比谁都舒服。

    更重要的是,寺院乃是大明律法的灰色地带。

    从太祖、成祖、到正德等等,流民、逃犯化作游方僧人,或入寺担任瑜伽教僧、或到权贵之家担任门僧、假扮女尼向女信众骗财骗色、用僧人身份掩护所犯罪行。

    即便有僧录司这种官职,制定和完善了诸多律法与惩处,但依旧存在大量问题,且愈演愈烈。

    他不信佛也不会诋毁,百姓信仰什么那是百姓的事情,他始终相信存在即是合理的。

    但大明不允许存在律法的灰色地带,更不允许存在借着信仰搞事情的存在。

    一念至此,崇祯脸色严肃道:“朕问三位几个问题吧!”

    “第一个问题,百姓为何会心甘情愿的将自己赖以生存的耕地无条件捐给寺院?”

    “有求佛祖!”

    “被忽悠!”

    ……

    “不,是百姓愚昧!”

    崇祯摇了摇头:“换作是你们,你们会求佛祖吗?你们会被应赴僧忽悠吗?”

    “不会,因为你们读过书,大量的人生阅历让你们能认清现实!”

    不待三人细细思索,崇祯继续道:“为何寺院数量与僧尼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

    孙承宗只是略微思索,便轻声道:“部分大寺院是皇家所建、部分那是地方官府所建、部分则是当地富商士绅出资所建,

    部分则是高僧大德化缘所建、部分则是百姓们自发所建,后两种规模比较小。”

    “陛下,皇家所建乃是帝王宫室崇尚,我大明一朝一朝中,英宗的孝庄睿钱皇后就曾下懿旨,度僧三万。

    地方官府所建则是鬻牒制度的推动,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天灾人祸,入寺能有口吃的,且朝廷给耕田、免赋税、租给百姓,不劳而获等等!”

    “为何会出现藏污纳垢的现象?”

    “私度盛行、买卖伪造度牒、僧官借机营私舞弊等现象,所以很多地方的寺院中僧尼不一定是真的僧尼,或者说鸠占鹊巢等等;”

    “差不多!”

    对于三人的回应,崇祯摇了摇头:“但这两者的本质是有利可图,佛门乃清修之地,倒是和利益扯上了,这算什么?”

    “朕不是反对佛教,但必须要杜绝这种乱象,百姓更要自食其力,宗教应该是纯粹的!”

    “既然你们三人今日恰巧遇上这事了,就看看怎么解决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