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过奏疏,只是翻开第一折,刘宗周猛然站直了,高喝道:“陛下手谕!”

    众考官瞬间脸色严肃,身体朝着奏疏微躬。

    “辛未科举,以第三场策论分数二十五分以上者为基础,三场总分七十分以上者,录取为本场会试贡士。

    另,总分一致时,以第三场分数高者为先,若第三场分数一致时,以第三场第四道策论分数高者为先。”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回应。

    而后一人低声问道:“刘总裁,若是第三场分数在二十五分以上,但前两场分数低于三十分,怎么办?”

    “一场考经义,二场考基本能力,这两点最基础的都做不好,还当什么官?直接剔除。”

    “下官明白了!”

    众人迅速散去。

    刘宗周将奏疏又小心的放了回去,转头看向众人:“既然陛下已经有了旨意,大家就动起来吧,

    先按照陛下的要求,将进士的名单给做出来,其他的可以延后。”

    众同考官迅速散去,留下了刘宗周等四名主考官。

    四人面面相觑后,刘宗周看向其余三位主考官:“诸位如何看待陛下的这个录取标准?”

    “能走到参加会试的地步,第一、第二两场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太大的难度,第三场才是拉开差距的主要所在。

    五道策问包含军事、外交、商事、人才选拔与培养等几个方面,这才是重头戏,

    很显然,陛下最看重的就是第三场的策论问题,独占五十分就能佐证了。”

    “按照崇祯元年武科评分标准,十分的话,六分算是合格,但陛下知道没有人能全懂这五道策问,所以降低了要求,拿五道策问总分对半开。

    能拿二十五分,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五道题都懂一些,要么是会其中两道,其他三道懂一点点,勉强得一些分,

    无论是哪一种,稍加培养,都可以用上一用。”

    “对,第四题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的问题,陛下曾经说过决定战争胜败的不是兵器,而是人,这就说明人的重要性,而胜仗则是需要人才。

    同理,做任何事情,人才是最主要的,只要人才多了,提高粮食产量、研究出大威力火器、交通工具、药方等等,大明就能强大起来,就不会惧怕任何外敌。”

    “哎,还是陛下看的最为透彻呀!”

    ……

    四人小声的谈论着,也在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两个时辰后,负责造会试录的官员拿着一本册子进了总裁厅:“四位主考大人,崇祯四年辛未金科进士名单已经统计出来了,请过目!”

    刘宗周四人顿时精神一震,终于等来了。

    “今科会元是谁?”

    刘宗周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接过接过名册,直接翻到第一页。

    当他看到会试第一名的姓名是,整个脸上满是古怪之色。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