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不一样了,会试是礼部出题,殿试是陛下亲自出题,亲自点评!”

    “那现在的会试第二场的试题和第三场的五道策论都是朕亲自出的题,他们都已经证明了自己,殿试再来一场策论的意义大吗?

    其次,那如果有人在殿试中有人从后面考到了前面,是不是在否定会试的三场考试?这算不算是给众贡生一个翻身的机会?

    殿试时,朕钦点状元难道就没有个人主观的成分吗?

    所谓的天子门生,只是一个过场而已,有几个进士当真了?

    真当真了,也就没有那么多贪官污吏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大明都是朕的,朕要这些学生做什么?还走这个过场做什么?

    三日后,大明日报刊印一下本场科举不再殿试的原因就行了!”

    ……

    几句话问的四人哑口无言,根本就没法反驳。

    皇帝出了五道策论题,这些人都能被录取,殿试再考一道就更没有意义。

    “虽然不再殿试了,但传胪大典,包括进士琼林宴、上表谢恩及后续活动都还是要按正常流程走的。”

    “臣等遵旨!”

    四人回应后,刘宗周又道:“陛下,那二甲,三甲分别定多少人?”

    “惯例呢?”

    “回陛下,这个没有惯例可循,每一代皇帝所定都不同,神宗、熹宗或五十七,或六十七人。”

    “那就一甲赐进士及第三人,二甲赐进士出身五十七人,余者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三日后传胪大典!”

    “另外,将策论单道题答的还不错的,都择出来单独放,整理好了送过来,

    其次,将所有考生策论中你们认为可行的建议都整理出来,也一并送到东暖阁来!”

    “臣等遵旨!”

    四人行礼退出东暖阁。

    乾清门外,礼部尚书刘宗周低声道:“也不知道明日大明日报刊印了本场科举不再殿试的消息后,会引起怎样的反应了。”

    “有什么反应?没有录取的没有资格说话,录取的更没有资格说话,陛下亲自出的五道策论题,成绩摆在那里了。”

    “也是,三位阁老,本官去一趟大明日报馆安排一下,然后准备传胪大典的相关事宜,三甲进士的这些人就拜托三位阁老安排人去通知了。”

    “你去忙吧!”

    韩癀三人点了点后各自离去。

    三日后的早上,整个北京城,无论是学子还是百姓们,皆是起了个大早,纷纷朝着贡院涌去。

    无他,因为按照管理,今天是会试放榜的时间。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