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的谈话内容若是被崇祯听见,估计要气的暴跳如雷了。

    辽东将门和辽东本土将领,军阀势力已经形成了。

    袁崇焕沉思了一下:“大寿,满桂调离,他麾下人马你去接收,负责镇守宁远。

    近来建奴调防频繁,且和草原诸部多有联络,可能有大动作,

    你们必须得小心防备,未得本督师命令,不得出城交战!”

    “末将领命!”

    祖大寿领了军令后,犹豫了一下:“督师,前段时间,建奴在城中散布了许多的谣言,

    您要不要上个折子,和陛下澄清一下,免得满桂回朝后借以攻讦您?”

    “不用,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本督师没做过为何要澄清?

    陛下自登基做了这么多事情,足可见不是昏庸之辈,这种谣言不攻自破。”

    “那皮岛的毛文龙呢?听说皇太极也派人秘密联系他了,还送了很多的大礼,万一毛文龙被策反?”

    “据消息传来,说是朝廷让毕自严在山东筹粮,准备运送皮岛,估计就这段时间就能到了。”

    “朝廷也真是,咱们这里都没有满足,还给这个土匪头子,陛下真是……”

    “慎言!陛下岂是我等可以谈论的?再有下次,军法从事!”

    听见毛文龙的事情,袁崇焕眼中杀意一闪而过。

    随即眉头皱了皱,沉声道:“按照预定部署,都去准备吧,切不可掉以轻心。”

    众将走后,大堂内安静了下来,袁崇焕的心却是定不下来。

    他想到了城中谣言,想到了皇太极秘密派人送来的信,想到了宁远城、山海关、毛文龙……

    他现在有些摸不清楚皇帝的态度了,他和满桂、赵率教不合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在天启六年还上奏疏请求调走满桂,朝廷也同意了。

    按理说登基后立即启用他,还加封了一大串的头衔,名副其实的蓟辽第一人,要调满桂早就调了,怎么在这节骨眼调走了?

    而且山海关那里竟然还将英国公调了过去担任蓟辽经略,这就更让他想不通了。

    看似是提调关内一切事务,保障整个关宁防线的一切物资。

    而且英国公来了一段时间确实做的不错,配合也好,也没有拿身份来压他。

    但这种保障却是让他始终心中有些心惊。

    这种保障宁愿不要,因为一旦英国公对他有想法,切断补给,他这七八万将士就成了无本之木。

    一旦发生了变化,以英国公的地位和新任的官职,他这个蓟辽督师的命令,人家还真不一定会搭理他。

    到底是防备他和辽东将士,还是防备建奴?或者防毛文龙?或者真是想保障宁远前线?

    他一时半会搞不清楚。

    但怎么看都是一种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