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阁,分别是中极殿(华盖殿)、建极殿(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

    各殿阁之间没有等级之分,首辅和次辅、辅臣是根据兼任的职务区分,所加大学士只关系到上朝时列队的位次,是一种尊荣。

    例如被刚刚干掉的黄立极,加了文渊、武英、建极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虚职),他就是首辅。

    如果崇祯没有任命新的首辅,那么身为中极殿大学士施凤来就会顺次接替黄立极成为新的首辅。

    可现在袁可立加了中极殿大学士,再加钦差以及离任前的头衔,那就是妥妥的首辅了。

    到手了鸭子飞了,怎么能不让他郁闷。

    “怎么?施爱卿有意见?”

    “臣没有意见,臣领旨!”

    被崇祯点名的施凤来瞬间有了回应,随即道:“陛下,臣记得袁大人于天启七年八月份三上疏辞,自此绝意仕进,这……”

    “无妨,朕修书一封,陕西大灾,朕相信袁爱卿不会置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顾的。”

    群臣中有部分人心中满是不屑,皇帝毕竟还是年轻呀,拿大义压袁可立,这可算是打错了算盘。

    若真是如此,大明如此的情况之下,他就不会绝意仕进,而是力挽狂澜了。

    崇祯自然不知道群臣的想法,而是继续道:“诸位,刚刚咱们谈了调兵、调粮、百姓信不信的问题,解决最后一个粮不够百姓会不会再造反的问题,陕西大灾事宜就算是定下了,关于这一条,诸位有何良策?”

    群臣相继摇头。

    从现在来看,粮食不够,这是必然的问题,等到粮食不够的时候,势必还是会激起民变。

    他们要是有方法,早就毛遂自荐了,还等到现在?

    再者说了,前面的几个问题皇帝都提出了应对方法,这最后一条也明显的有方法。

    现在他们要是说出来了,万一和皇帝的想法一样,那岂不是抢了皇帝的功劳?

    找死也不是这么找死的吧,所以,保险起见,还是装聋作哑的好。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提议,那朕提一个。”

    崇祯说完,起身走到平台边缘,盯着朝臣。

    “臣等请陛下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