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分了五十个区域,您随机挑几块地,咱们先看看?”

    崇祯也不废话:“八、二十六、三十九,五十,就这四块吧!”

    “五十号地?”

    宋应星轻咦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看的崇祯也有些疑惑。

    不待崇祯问,宋应星手一挥,数百名农夫涌入八号田,三人一组开始劳作起来。

    见农夫们动了,附近的百姓们度睁大了眼睛。

    拔藤、下锄、翻土……

    一个个黄色圆疙瘩被铁锹带了出来,身后之人将带出的土豆轻轻的放在一边。

    很难想想,这些农夫们干活会如此的轻柔。

    部分文武百官也进入了田中,不能摸,总能看吧。

    众人也顾不得脏,直接蹲在田中拿起藤子仔细看着,也有三五成群的围着一堆土豆指指点点的。

    看着众人,崇祯身后的袁可立轻声道:“陛下,您觉得能亩产多少?”

    崇祯看着忙碌的农夫们,再看看地上堆着土豆:“上一次暖房培育的那一批亩产十八石,

    但那时种植少,精心照料的结果,这一次两千亩,朕估摸着八到十石应该是有的!”

    崇祯说完,身后部分未到田中去的大臣们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

    十八石,这个数字自古都未曾有之。

    即便大规模种植,能亩产十石也是极好的。

    数百人干活速度很快,只是小半个时辰,八号田就挖完了。

    看着一个个土豆堆在地边,崇祯站了起来。

    “过称吧!”

    一名名农夫将土豆撞进竹筐中,抬到一边的负责称重的地方。

    “一百二十八斤!”

    “一百三十六斤!”

    “一百一十九斤!”

    ……

    每称一筐,都会有人高声唱和一声,引得围观大臣和百姓们惊呼。

    挖了半个时辰,称了两刻钟,最终结果就出来了。

    “陛下,称出来了!”

    “一共是六万一斤,折算四百零六石六斗,亩产十石八斗!”

    嘶……

    听闻宋应星的汇报,除了崇祯外,文武百官和百姓们都惊呆了。

    大明日报的宣传,那只是一个数据,没什么感觉。

    可现在他们看着农业研究院的农夫们一锄头一铁锹挖出来的,一筐筐称出来的.

    那种期待感,在这一刻被数字和实物充满了胸腔。

    “宋院长,恭喜呀!”

    “宋……”

    “诸位稍安勿躁!”

    群臣恭贺的时候,宋应星压抑着喜悦的心朝着群臣继续道:“这只是第一块地,不能准确的说明,

    咱们趁着时间还早,将陛下随机挑选的几块地一起挖了,最终看看数据,如何?”

    “哈哈哈,是我等急切了!”

    “宋院长,您请便!”

    宋应星朝着崇祯一拱手,随即又朝着候着的农夫们挥了挥手。

    这一刻所有农夫们其上阵,奔向其余的三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