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死就行!”

    在富商搞天价水果时,汉儿庄城守备府内,袁可立将手中一本册子呈给了崇祯。

    “陛下,这是锦衣卫统计的,京城五百六十七名富商的赎罪银明细,请陛下过目!”

    崇祯接过过随便翻了翻,便将册子放到了一边,看向大堂中略微有些局促的阮康文、阎应元。

    “阮爱卿,赎罪银共计八百二十五万三千两百两,这么多赎罪银,你居头功,”

    “为陛下分忧,乃臣之本分!”

    “虽说如此,但朕也不会亏待你的,朕本想给你升几品,但你商人的身份对你和朕才是最有利的,你可明白?”

    崇祯说到这里沉顿了一会儿:“你且等上两三年,朕会给你一个职位,让你统筹整个浆染业,如何?”

    “谢陛下天恩!”

    “未来规划要有,拿到手的好处也要给,

    此次回去后,你去禁军衙门找禁军的孙都指挥使,以后禁军的布料采买等等就交由你们芜湖巨店了,具体的你和孙传庭谈,能赚多少,就看你的谈判能力了。

    另外,宫中皇家在纺织这一块的采办,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也可以优先在你们这里采办!”

    “臣叩谢陛下天恩!”

    这一次阮康文是真正的大喜了。

    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说实话,当初方正化找他让他演双簧时,一是不好拒绝皇家,二是从同情陕西天灾的百姓出发,没有想过太多的回报。

    可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他发现新帝是位明主,否则前几日他就不会提出赎罪银的建议

    统筹染浆业是什么,他搞不清,但搭上皇帝和禁军,那芜湖巨店就有一个强有力的靠山,

    可以借助这个背景,将芜湖巨店开遍整个大明。

    阮家将在他手上更上一层楼。

    至于说外界会不会说他是狗腿子、趋炎附势,他真的不在乎,

    从发生的种种来看,皇帝绝对是位明主,覆灭建奴和蒙古诸部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明主绝对不会侵占他家的这点家产,多的不敢说,百年内,阮家绝对是安全的。

    “你先下去吧,记住,统筹染浆业的事情先保密!”

    统筹染浆业自然是各行协会的成立,各行协会虽然是民间组织,但这个时代,没有朝廷的背书,就是个笑话。

    阮康文行礼后离去,大堂中间只有阎应元一人站着。

    崇祯打量着阎应元,心中却是思忖着该怎么安置这位十几年后大名鼎鼎的人物。

    阎应元虽然是江阴典使,可创造的战绩,在整个大明一朝都算的上是数的着的。

    将三十六计中能用上的计谋,差不多都用上了,偷营、火攻、诈降、钉炮眼、装神弄鬼、小股出击、草人借箭、登陴楚歌……

    无所不用其极,每一个都闪烁着创造性的光芒。

    江阴八十一日坚守,在中外战争史上可以算得上一个奇迹。

    如果培养的好,阎应元一定能成为一名名将。

    好一会儿之后,崇祯抬起头看了看阎应元,再看看袁可立,突然道:“袁爱卿,要不要考虑将阎应元收入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