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事关自家娃以后的前途,他们将积蓄拿出来。

    如果崇祯看到,估计会想起后世那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然了这也就是天子脚下才会有这种现象。

    虽然拥挤,但没有闹事,大明日报是东厂下的生意,前几日早就传遍了北京城。

    敢在这里闹事的,那都是活腻歪了。

    “诸位、诸位,请听我说两句!”

    在百姓们的拥挤中,从大明日报馆内走出一人。

    “诸位父老乡亲,本官是大明日报馆的掌司,离过年还有五个月,这标点符号的书也不急在一时,

    这里是整个大明规模最大的经厂,满足整个大明可能不行,

    但满足北京城还是可以的,最多五六天的时间,就能买到了。

    本官丑话说在前面,这书是陛下钦定的,五钱银子一本,别想仗着身份强抢豪夺、插队、倒卖,

    若是被查到,三年内都不要想着参加科考了!都散了吧!

    诸位若是实在闲的没地去,那就出城去逛逛,本官估摸着,这会儿九门也差不多要开启了!”

    “哦,对了,记得购买这几天的大明日报,你们这几日讨论的问题,接下来都会刊印,大家一定不会失望的,别错过哦!”

    掌司说完后,转身跨进了大门,留下了满街错愕的百姓。

    “城门开了?”

    “真的假的?怎么没有听见消息呀,您该不会忽悠我们吧!”

    “终于要开了,呜呜……俺爹半个月前出去干活,城门突然封闭,不知道俺爹还活没活着!”

    “掌司大人最后的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明天的大明日报会刊印孔尚达老夫子为什么被杖刑?”

    “城门开了,有没有结伴去龙井关的呀,去亲自验证一下战报的真假!”

    “去那里能做什么,真假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不如留在京城,看看孔老夫子的问题,我总觉得这其中或许有惊天大秘!”

    “我也是这么感觉的,孔府前的锦衣卫都撤走了,可孔府大门依旧紧闭,会不会孔府与成国公通敌的事情有关联!”

    ……

    有了掌司的保证,以及城门开启的消息,拥挤的人群慢慢散去,但依旧还有很多人等在门口。

    城门的开启,不仅对北京城百姓来说是大喜事,对城外的人也是,有家不能回的感觉很难受。

    大量百姓涌出,有去农田的、有去散心,更多的则是朝着远方的县城而去。

    一两个时辰后,大量的商队、人群从四面八方而来,队伍排出几里开外。

    商队的进入,带来了更多有关战争的消息。

    酒楼、茶楼、街角到处都在议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