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存在了。

    如果茅元仪能入皇帝发言,那绝对是一颗新星。

    “李若涟,你派人去一趟定兴,请茅元仪回北京城,朕要召见他!”

    “袁爱卿,你那本《武备志》借朕看看?”

    “好了,退朝吧!”

    崇祯说完,便下了平台。

    走出皇极殿后,崇祯低声道:“大伴,让锦衣卫查查茅元仪,速度要快!”

    半个时辰后,袁可立亲自将武备志送到了东暖阁。

    看着厚厚五摞足足有七八十本书的武备志,崇祯有些吃惊,按照这种印书,至少有两百万字,简直是巨作了!

    吃惊过后,随后拿起了最上面的一本书翻了起来:“袁爱卿,你给朕简短的介绍一下这本书!”

    “陛下,此书体系宏大,条理清晰,体例统一,将两千多种各朝代的兵书分门别类,

    分为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等五个大类,每一个大类又分若干个小类,例如《军资乘》,下又分为八类六十四个细目。

    这本书从理论到实际,尽然有序,不可分割!

    臣以为,这本书再稍加修整、分层,直接可以放在讲武堂中,作为教授讲武堂弟子所用的资料。”

    崇祯放下书,轻轻的拍了拍数十本书,低声道:“那茅元仪能不能担任讲武堂的副院长?”

    “臣以为可以一试,先不谈他的管理能力,单纯军事的见解上来看,绝对是可行的,

    能将数千军事典籍汇总并加以分析,这种逻辑能力,同辈之中少有。

    有人给出了: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足可见其才华了。”

    崇祯沉思了片刻:“这事朕再想想,你先去忙吧!”

    袁可立离去,崇祯慢慢的翻看着每本书的前序。

    两天后,东暖阁内,崇祯看着锦衣卫送来的关于茅元仪的调查结果,眼中满是古怪之意。

    此人竟然没有功名在身,而是以协助孙承宗收复九城四十五堡,被荐为从九品的翰林院待诏,主要负责章疏文史的校对。

    就这么一个小官职,竟然还被魏忠贤给削职了,足可见对他的害怕。

    更有意思的是茅元仪竟然纳秦淮名妓杨宛、王微为妾。

    崇祯也是搞不明白了,怎么这些文人都喜欢纳名妓为妾。

    钱谦益如此,茅元仪如此,还有兵部尚书侯徇的儿子侯方域在十几年后取了秦淮八艳的李香君,以及陈圆圆与吴三桂、冒辟疆与董小宛……

    不过也难怪,他爷爷是有名的藏书家,年少多金,风流倜傥,名声大震,哪个少女不爱?

    “哎,自古才子爱佳人,茅元仪虽然风流,但能在那种环境下编书,足可见其心性超然和自律了,罢了,先召他看看吧!”

    喃喃自语后,崇祯看着王承恩:“大伴,传茅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