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二月初二吧,朕会率文武百官去参加,你们这边准备就是了!”

    “臣遵旨!”

    得到了皇帝的允许,茅元仪和张凤仪满脸笑容的离去。

    东暖阁内,崇祯拿着讲武堂博士和学生名单重新坐到龙案前,直接跳过了全职博士助教的名单,看了也是白看,估计都不认识。

    他很好奇,兼任的博士有哪些?

    片刻之后,崇祯哭笑不得,暗呼好家伙!

    你能想象一下礼部尚书去教一群武夫(进修班)识文断字吗?

    你能想象一下兵部右侍郎带着一群娃娃背诵孙子兵法吗?

    你能想象一下户部金部司主事带着一群娃娃玩棍棒(筹算)、拨算盘吗?

    ……

    “看来他们工作还是不算饱和呀,还有心思去兼任!”

    崇祯轻声感叹了一句,但也没有说什么,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也不管这些。

    看完了各兵科博士的名单后,崇祯又翻看学生的名单。

    学生的名单是按照省来区分的,每一省最前面都有汇总,总的多少人,各府各府多少等等,一目了然。

    大致过了一遍名单后,崇祯将册子翻到了陕西省,看着一个个的名单,嘴角慢慢的挂着一丝笑意。

    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这三个与李定国同为张献忠义子、心腹大将的未来将领,终于被他收入囊中了。

    到了现在,他才知道,这四个人中李定国年纪最小,排在第三、四的刘文秀、艾能奇反倒是比李定国年纪都大。

    看完名单后,崇祯心情大好,但看着一边书案上的教材时,却又是眉头皱了皱,给书作序这个活非常的伤脑筋。

    “有了!”

    好一会儿之后,崇祯无意中看到讲武堂名册的封面时,脑海中闪过一丝灵光,提笔便在宣纸上写了起来。

    足足半刻钟的时间,才停了下来。

    他自己写的可能不太如意,但可以剽窃呀,只不过是剽窃后世的。

    通读了一遍后,崇祯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这篇文章既是教材的序,也是讲武堂启用时的讲话,相信一定会震动的,并且影响深远。

    “我真是个天才!”

    “既然剽窃了一份,那就再剽窃一个吧!”

    说着,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对着一边的王承恩道:“大伴,安排人将这副对联刻出来,送到讲武堂,算是朕的贺礼了!”

    “另外,摆驾漱芳斋,传教坊司的奉銮(和声郎)和左右司乐见朕!”

    刚接过宣纸的王承恩,听着自家皇爷的安排,诧异道:“陛下要听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