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那如果朝廷主导,开这样的商铺呢?在大明的府城都开一座呢?盈不盈利也无所谓,只要不愧亏损太狠就行!”

    “朝廷主导?”

    杨少安彻底的懵逼了,明知道是亏,为什么还要开?银子多了烧的慌?不盈利您费这么大劲做什么?

    不待他细想,崇祯继续道:“这种商铺平日里就是和普通商人的商铺一样,卖出买进,

    但一旦再发生苏州士绅富商集体关门罢市时、或者恶意哄抬物价时,这种有朝廷控制的坊市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平衡和稳定当地物价!

    苏州城这种朝廷强制干预的事情以后尽量少做,过度干预市场对商事发展不利。

    其次,坊市的物品齐全、服务态度良好、质量过硬、信誉良好,会极大的刺激商人们的店铺,倒逼着他们改变自身,改善商事环境,

    甚至朝廷组建的商队能以量大取消,降低成本,进而降低销售价格,富商们的店铺就没法赚取暴利了,这对百姓是有利的。”

    嘶……

    杨少安倒吸了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皇帝只是因为富商们闹了一次,就搞出这么一个想法。

    如果这个想法真的能彻底实施了、在整个大明铺开了,对那些奸商们绝对一次重大打击。

    更没有想到,一个坊市竟然能发挥出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

    想着想着,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惊疑道:“陛下,您去年就让父亲在大明各处考察,统计各地特产等,不会就是为这个准备的吧?”

    崇祯没有回应,而是端着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

    这算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杨少安头皮瞬间发麻。

    不是苏州富商闹事皇帝才弄这么一出,而是早就有规划了,而且已经提前布局了。

    朝廷出手,要银子有银子、要人有人,一个府组建一支商队简直不要太轻松。

    如果父亲将各地特产放到这种超市内,不说整个大明了,三百五百里内都行。

    既能让当地的特产卖出,让百姓们获得实惠,也能让异地百姓买到所需,朝廷中间既赚到的银子,也赚到了民心。

    只要规范做好,一举数得,朝廷赢麻了。

    这才是皇帝对付士绅富商的终极绝招,前面那些手段都不算什么了。

    这是改变大明商业格局的事情,必须要参与进去。

    想到这里,杨少安躬身道:“陛下,这种新型的商铺有名字吗?总不能也叫商铺、杂货铺吧,

    必须得起个响亮的名字,才能配的上它的大气和陛下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