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多数都是青年。”

    “复社?”

    崇祯眉头皱的更深了,李若涟说到复社的时候,就已经勾起了沉睡在脑海深处的记忆。

    复社作为大明末年最大的一个政治团体,他还是很知道一些的。

    据说当时的复社魁首在出名之后不肯按部就班的出仕熬资历,而是企图一步登天,借广收门徒控制文界和把持科场,并左右政治,竟然还在某一段时间给达成了。

    当了首辅的周廷儒被复社魁首拿住了把柄,不得不唯命是从,不仅让周廷儒传达自己的政见,更是给了周廷儒一个册子,告诉周廷儒有些人要大用重用,有些要罢官,

    而被拿住了把柄的周廷儒竟然照做了。

    这个复社魁首最终因为太过于嚣张,被某个大佬派人给暗杀了。

    这件事情的首领是不是张溥,崇祯记不太清了,但这件事却是能说明复社的野心。

    “有点意思!”

    崇祯淡淡的说了一句,但眼中已经弥漫着杀意了。

    一个没有任何官职在身的民间文社领袖,遥控朝堂决策、决定官员任免,以闲人之身执掌天下,何等的可笑、可怕。

    能将学生运动发展到这种地步,真的可以算的上是空前绝后了。

    这种人,放在任何时候,都已经具备了造反的必要条件。

    他今天倒是要看看这个张溥到底要做什么?

    又是一刻钟的时间,张溥高声道:“诸位,我复社人员个个都是真才实学之人,讲究的是经世致用之学,有着良好的自律品行和忠贞气节的修养,

    我等若是为官,必将清正廉明,躬行实践,为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好!讲的太好了!”

    “张魁首,我们相信你!”

    “张公子,我们支持你,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官、清官的!”

    “是呀,他们的品行已经毋庸置疑了,若是他们为官,我们就能少受压迫了。”

    ……

    张溥的声音刚落,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很多支持的声音,围观百姓更是高声附和着。

    看着激动的人群和百姓们的附和,高台上的张溥眼中满是笑意和自得之色,谋划了几天,这事算是成了。

    自此以后,不说平步青云了,至少可以逆流而上了,节省数年苦工。

    “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画舫上,崇祯听着最后的结尾,轻叹了一句,但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玩味之色。

    好一会儿后,崇祯低声和李若涟说了几句,李若涟急匆匆离去。

    只是数息的时间,李若涟就带着数十名锦衣卫到了现场,看见是锦衣卫,人群自动让出一条通道。

    “这位大人,你这是?”